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成都打造中西部丝绸-刺绣文化服务平台

        1月20日,成都·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简称“成都·中丝园”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隆重举行。成都市双流县县长森林代表双流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同源有限公司董事刘烈雄、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总经理柯惠琪签订了“成都·中丝园”项目投资协议。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商务部茧丝绸协调办公室主任王北鹰、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家国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成都·中丝园”项目是中国同源有限公司继“深圳·中丝园”之后在国内布的第二个点。该项目拟选址在双流县万安镇东林社区,计划总投资约1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丝绸与刺绣产销和交易总部、刺绣制作基地和大师工作室、丝绸文化体验区和商业配套设施等。该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税收3000万元以上,创造就业机会约1000个。

        据了解,自2009年“深圳·中丝园”开园运行以来,“中丝园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受到高度关注并得到迅速推广。目前同源公司已与杭州萧山、福建厦门、广西桂林、海南海口等地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成都·中丝园”延续中丝园的一贯定位,将被打造成集丝绸文化教育、研发、设计、展示、交易、表演、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丝绸文化服务平台。园区主体部分将采用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主力店自营的经营模式。园区全面建成后有望成为中国西部丝绸与刺绣科研、学术、技术、市场及衍生产业发展的中心平台。

        “成都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拥有很大的消费群体,并且有较强的茧丝绸产业基础和浓厚的丝绸文化依托。因此在这里建立中丝园既具有客观条件,又符合丝绸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指出,长期以来中国丝绸业发展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没有很好地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二是只重视出口创汇而忽视了国内市场,这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丝绸业不仅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而且还要创新营销模式和业态。他认为,“中丝园模式”能够把经济和文化紧紧地结合起来,形成丝绸商贸、研发设计、品牌培育推广和信息交流的公共服务平台,有力地促进丝绸产业的健康发展。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