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科技襄助 彰显品牌
“大奖”不仅推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国服装原创品牌,也带动了服装上下游行业自主品牌的不断提升与发展
11月24日,中国服装协会与浙江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在苏州姑苏锦江大酒店签约,正式达成战略合作,自此拉开“杰克”公司独家冠名“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的序幕。
此次签约,不仅为“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未来新的五年增添了新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服装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合作的新举措。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田民裕、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陈大鹏、浙江杰克控股集团总裁阮积祥、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浙江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卫星出席了签约仪式。
黄金五年
自2004年“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创立以来,已经走过了第一个黄金五年。五年间,涌现出31个大奖得主、73个品牌提名,中国品牌的美誉度提高了,自主、原创的声音更强了。在承载了品牌的辉煌、行业的责任以及消费者认可的基础上,第六届中国服装品牌大奖将以“新名称、新形象、新方式、新榜样”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革新,开始新一个五年的历程。
中国服装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奖”不仅推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国服装原创品牌,也带动了服装上下游行业自主品牌的不断提升与发展。而产业链各环节中自主品牌的发展壮大,为中国服装原创品牌的进步发展创造了更为优秀的条件。服装行业“自主品牌”与各产业链“自主品牌”相得益彰,加速了中国服装产业的整体发展步伐。
当下,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对行业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已经有好转的迹象,但由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核心竞争力,缺乏品牌渠道,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顺利渡过危机还有很多方面要努力。不过,金融危机的另一个结果,也使得产业方方面面的资源向大企业、好品牌优势集中,这样一来,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品牌为引领,会在内部形成产业群。
在这种情况下,“大奖”的继续推进势必会对服装产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在模式上也需要创新,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产业形势和国际国内市场。
新形象 新方式 “大奖播出季”
“这一届大奖我们有很多创新。首先是名称变化。”谈到“2009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介绍说:“原来我们的统计年度是从上年度的9份到下一年度的9月份,因此,我们大奖的名称也是以跨年度的方式表现,如:‘2008-2009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读起来拗口,也不方便记忆。因此,从第六届大奖开始,我们将以自然纪年的方式体现,即‘2009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这不仅方便大家记忆,更重要的是利于严谨、规范的数据统计及资料采集。自然年的概念很清晰,能充分体现‘大奖’生命年轮跃然跳动。”
很多人对“中国服装品牌大奖”的水晶奖杯都有深刻的印象,从这一届起将采用新奖杯,在新奖杯的设计中,在保留原有白水晶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稳重大气的黑水晶,黑白结合的水晶奖杯,给人一种泾渭分明的感觉。既饱含荣誉,又象征公平。
另外,新五年“大奖”将推出“大奖播出季”的新概念。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电视媒体,承载评审和推广的双重任务。金融危机后,各个地方推动产业改革的积极性很高,大奖组委会将与更多的地方电视台联合,将“大奖”各环节评审的核心,以纪实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整个播出季还将包括比赛花絮、街头采访、演播室点评等等内容。这样做,一方面向大众展示出评审中的社会检验环节,揭开了评审的“神秘面纱”,另一方面,加强了活动的娱乐性、可看性,增强年度大奖的社会影响力。
选择与地方台合作,也可以为企业做宣传,与那些进入中国的国际大牌中的二、三线产品竞争,为国内的企业提供更广的平台。“大奖播出季”的专题片,也会更直观地为“大奖”与公众沟通搭上桥梁,提高评选过程的透明度。
新五年的中国服装年度大奖,力争以中国原创品牌全方位的市场表现情况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知为依据,以鼓励、表彰、挖掘品牌为己任,尽力去发现市场上优秀、活跃的品牌,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品牌”,为行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