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世界鞋都”东莞劳资博弈之变

     在刚刚过去的长达一周的时间里,“世界工厂”东莞一直处在“缺工”的焦虑当中。

      本报记者走访众多政府机构、学者、工厂、务工人员,相比“招工难”和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压力,时下企业更关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和海外订单。

      东莞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平稳过渡,将再一次考验城市主政者的智慧。

      本报今起推出一系列深度报道,解读东莞“缺工”时代。

      东莞“缺工”20万

      年过完了,却不见大量农民工返城。

      政府方面已经组织人员前往云浮、韶关、茂名等地招工。

      就在外界持续关注“民工荒”话题数天之后,2月25日,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代表官方表态,“民工荒”实为“用工荒”。而政府方面已经组织人员前往云浮、韶关、茂名等地招工。

      同一天,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东莞“缺工”20万人,与此前媒体报道的数据一致。

      作为中国曾经最大的劳动力吸纳和输入城市,突然招聘不到工人,应算异常现象。

      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商业媒体《华尔街日报》说:对于一个劳动力依然极度过剩的国家,珠江三角洲等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地区,在春节后出现严重“用工荒”的报道让人很有些难以理解。

      经济学家、政府官员马上找到“元宵节之后农民工才会返城”的因素稀释市场担忧。

      而这种依据经验的判断立即被舆论批评是草率的。

      一场关于“用工荒”是短暂、局部还是将进入常态的争论已经上演,各界密切关注最后局势。

      刘易斯拐点来了?

      温家宝总理就“用工荒”与网友交流,提出三大原因可能造成“用工荒”。

      2月27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曾经一年中两度密集赶往东莞调研,为外向型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打气”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深切关注“用工荒”问题。他将经济回升放在导致“缺工”的原因首位;中国出口行业逐步升级过程中技术工人的需求与市场供应缺乏排在第二位;经过30多年已经成为完全产业工人的农民、80后与90后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的提高使其在为最低工资挑选岗位;中国持续不断地发展农村和优惠政策使得在家务农与外出务工的收入差距缩小,这些原因导致农民工外出打工的人数比往年减少6%。

      尽管温家宝称,他还尚未就“用工荒”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但他就“用工荒”发表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得到网友们的称赞。

      “缺工”成为常态还得到最权威的人口学家的研究证实。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所长蔡坊说,适龄的新生劳动力数量因计划生育政策正在减少。

      东莞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刘永安说,中国劳动力由过剩转向短缺,逼近刘易斯拐点的趋势(注: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使得劳动力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民工议价能力的提升让东莞等珠三角企业早于政府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前自行提高薪水。

      出“十招”加薪留人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将导致依靠人口红利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破产。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导致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丧失竞争力?“转型升级”成期待中的良方。

      对于拥有数百万劳动市场需求的东莞,在“缺工”的特殊时期,传出春节前东莞市市委向省委提交“出‘十招’防止传统模式复归”,其中提出了东莞最低工资标准拟从770元调至1000元。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说,这将导致依靠人口红利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破产。

      他认为廉价劳动力是保障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长的优势。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导致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丧失竞争力?舆论将解决企业生存压力的路径几乎不约而同地指向“转型升级”。

      东莞预期提高具有社会指导意义的最低工资标准,中共中央政治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2010年新年时到东莞给技术工人拜年,市委提出“十招”防止传统模式回归等众多信息,被政情人士分析为东莞坚持“双转移”不退步的政策信号。

      点睛

      东莞缺工20万,缺工行业、企业集中在制衣、制鞋、玩具、纺织、建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适龄的劳动力数量因计划生育政策正在减少。据专家称“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往往是人口红利消失的前兆”。

      如果东莞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完成升级,“缺工”现象将进入常态。

      东莞企业将面临了解新生代外来工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改变过去粗放的管理模式,从硬件和软件上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问题。

      缺工现状

      “用工荒”是怎样炼成的?

      用工缺口大,返城客不足五成

      东莞缺工20万,主要集中在制衣、制鞋、玩具、纺织、建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2月25日,东莞寮步百业城工业区,在爱铭数码电子有限公司生产韩国“三星”品牌数码科技产品的车间里,师宝玲的双脚踏在机器上正在操作。

      整个春节期间,22岁的师宝玲都是在工厂里度过的。在她的四周,坐有上千名与她一样的女工,她们正聚精会神地完成即将运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的产品订单。“现在还需要2000名普工。”东莞爱铭数码电子有限公司的中方管理人员姜吉元说。

      记者在园区看到,工人宿舍区走廊上一半的晾衣区是空着的,出租屋招租的信息与工厂招工的横幅一样显眼。

      据东莞市春运办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正月初十,返城旅客仅为4成左右。

      2月24日,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就业服务主任萧欣欣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元宵节没有过完,而且市区不少店铺都没有开张,整个生产供应链都没有运作起来。”他认为,此时用“用工荒”形容目前的人才供求市场不准确,春节后一个月左右再判断东莞用工形势更科学。

      萧欣欣说,眼下企业用工需求大,与2009年的缺口有关系,眼下企业的招聘还需要补上2009年的缺口。

[1] [2] 
  • 相关阅读
    1. 打造时尚智都!中国鞋都鞋革产业智能制造高峰对话在鹿城举行
      30家制鞋及相关配套企业与睢县签约,将落户“中原鞋都”
      被称为“北方鞋都”步入大规模建设期 鞋企未来将会成为新经济的…
      温州童鞋迎来发展调整期 抱团向“世界鞋都”迈进
      “鞋都”跑出发展加速度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