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接掌国际缝制设备业的“奔驰”浙资并购德国技术

     “形势很好!订单已排到4月份,初四就开工了。”没有订单荒,这个春节,台州杰克集团董事长阮福德过得惬意。

      虎年开门红,阮福德将此归功于去年的一次“国际并购”,“那是一次堪称完美的经历。”他说。

      2009年7月,阮福德以4500万元代价,击败其他竞争对手,收购德国“奔马”和“拓卡”公司,成立德国拓卡奔马实业有限公司。

      在国际缝制设备业,“奔马”与“拓卡”大名鼎鼎。尤其是“奔马”,其地位犹如“奔驰”之于国际汽车业。这样两家浑身上下写满“骄傲”和“自豪”的公司,居然被一家名气小得多的中国公司收购。杰克集团一下子声名鹊起。

      这正中阮福德下怀。他告诉记者,做了快30年的缝纫机生意,当时已经越做越“心虚”:如果靠自己积累,要达到国际一流,还要再干20年!“只有并购欧美先进企业,才能缩短时间。”

      资本是阮福德唯一的武器。从2007年开始,阮福德就像一个年轻的猎手,在欧美四处寻找合适的并购对象,兴奋而又紧张。

      收购“奔马”和“拓卡”,不是他第一次出手。“在欧美搞并购,一开始我们还是有点嫩。”2008年上半年,在花了500万元后,阮福德第一次并购中途流产。

      年轻就不怕挫折。同年12月,阮福德将目光锁定“奔马”与“拓卡”。其时,因为金融危机,这两家公司濒临破产。但作为同行的阮福德知道,它们占据着国际缝制产业链附加值最高的环节,正是杰克集团追求多年而未竟之目标。

      越盘算越划算!但阮福德不着急。吸取上一次失利教训,他不动声色地先收购了一家德国小企业,由其出面与“奔马”洽谈并购事宜,因为本地人之间更易沟通。即便如此,并购还是如履薄冰。在2009年7月并购完成前,阮福德带着国内团队,先后15次飞往德国,平均一个月去两次,与德国团队反复分析风险。

      结果近乎完美。杰克集团以非股权、非承债的方式接收了两家公司,不负担债务与员工安置,却留下了两家企业的品牌、技术、市场网络及人才。有观察家评价,“这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成功的方式”。

      有钱买,还要有能力管。“并购企业首先是并购人心。”直到今天,阮福德没派一个人加入德国团队。他还把整个德国管理团队请到中国,登长城、游故宫、逛北京、看杰克,隔阂消除,认同增强。

      并购后,阮福德给了德国CEO一定股份,其他所有人员工作、待遇不变。对这位德国高管,他的嘱咐只有寥寥数语:利润不用搞太多,主要做好研发。

      改变发生在台州。并购后,阮福德很快从杰克集团选派七八个人到德国“奔马”学技术,去年9月份过去,这几天就要学成归来。“他们就是未来台州公司的研发骨干。”阮福德说。

      并购前,阮福德就预言,并购将让杰克集团得到更多国际客户的认可。他的判断被充分证明。2009年7月份并购后,8月份杰克集团缝制设备订单激增50%,新增客户基本上都冲着“奔马”而来,全年出口比上年翻了一番。而今年,“头两个月销售同比也翻了一番!”

      浙江制造+德国技术,春节刚过,阮福德又将有新战果。他告诉记者,再过一月不到,第一台采用奔马技术的产品就将在台州下线,而利用德国公司市场网络开拓欧美市场,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作者:刘刚)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