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事务局长川岛朗:日本纺织服装产业60年巨变

        毫无疑问,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已成为现阶段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战略目标。然而,如何完成这一跨越仍是现实命题。解析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的六十年发展阶段与转型步伐,或许能给业界提供有益的借鉴,并从中发现机遇和挑战。

        近来,关于日本服装设计大师山本耀司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引发了各界对于日本经济走势及纺织服装产业未来发展的讨论。部分观点一致认为,日本这个亚洲老牌奢侈品市场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日本纺织服装产业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实际上,伴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纺织服装产业近十年一直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局面。不过,尽管由经济低迷带来的市场冲击显而易见,但也让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的变革时代提前到来。如今,致力于“日本创造”的全新产业面貌令世界瞩目,其注解是专注于高品质的纺织材料及时装创意。

        危机影响下重塑产业竞争力的奥秘何在?日前,日本JFWJAPANCREATION相关负责人接受笔者采访时对此作出解答。据介绍,JFW的全称是日本时装周促进机构,全球知名的东京时装周由其主办,JAPANCREATION则是该机构主办的日本创造纺织品博览会,旨在推广高技术、高时尚的日本纺织品。

        60年产业巨变

        “在日本,纺织时装产业开始起步发展已经经历了约半个世纪。”日本JFWJAPANCREATION事务局长川岛朗回忆说。

        二战以后,纺织业被视为和平型产业,作为引领日本复兴的重要一环备受政府重视,最先开始走上复兴之路。上世纪50年代纤维产业迎来了首次大丰收,纺织生产行业的生产力在这一期间急剧进步。那是上游引导业界的时代,日本自此建构纺织、化纤的生产基础。

        随后的上世纪70年代,由于主要输出地美国对纺织品实施进口管制,日本纺织产业面临困难时期。而另一方面,服装企业以极具生命力的姿态开始渐露头角。高田贤三、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等设计师开始活跃于时装界。1975年,第一届东京时装周成功举办。至此,在世界时装界,日本稳占一席之地,获得时尚发布权。上世纪80年代,日本迎来真正的“服装时代”,步入高速发展期。

        然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能的提高,日本国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特别是泡沫经济崩溃之后,产业规模不断萎缩,纺织企业缩减生产设备,加快了生产业务向中国等海外转移的速度。同时,周边国家纺织业的迅速崛起,使得日本纺织业在价格、质量上的优势消失殆尽,其中中国纺织产品对日本市场的影响最为明显。据统计,日本在2003年度进口服装总量为32亿5000万件,其中原产于中国的产品接近30亿件,所占比例高达91%。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