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定价规避价格战的几点策略
影响消费者这择购买某一件商品的决定性因素有几项:品牌,质量、价格、心理认同、服务、地段环境、最重要的是心理上对品牌的认同。缝纫机营销经理人在打价格战时,不妨多考虑一下本企业价值因素何在,围绕如何创造本企业的价值来制定你的竞争价格策略。
面对价格战的诱动和压力,企业的博弈方法有三:
一是跟进:对很多企业来说,价格战不跟不行,不跟市场占有率降了,但跟进吗,利润又流失一大块,这往往成为营销经理的“两难”决择。机械的固守价格和盲目的降价跟进都是不可取的。
这里提供一种跟进方式:那就是采用产品组合战略,以一低端价格和一高端价格产品组合挑战对手。我们可以根据对手的价格制定应变策略,以我们的低端产品采取比对手更低的价格入市,迅速瓦解其降价的价格优势;另同时以较大力度在市场切入高端产品,希望通过高端产品的利润弥补低端产品的让利。
这个产品组合攻击方案在博弈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成功的执行要求企业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一是必须有一个真正的全面低成本的产品,否则在营销链条对产品硬性降价打价格战是得不偿失,因为你降价的产品并不是全面低成本的产品,所以你的利润己流失了;二是必须找到一个具有相当卖点的产品(独具一格的产品),它能通过独具一格的卖点产生溢值,而这个溢值的宽幅必须将低端产品的降幅利润弥补回来。例如你以A、B两类型产品作低高端产品组合,你设定低端A产品目前的售价是原价格下调了200元,那么高端B产品的售价,最保守也要在B产品原有合理的定价上另追加140元以上的溢价,这样B产品的溢价可以弥补打价格的A产品流失的200元利润的60%,另40%是靠A产品的低价格优势获得销量规模来弥补。当这两个因素都具备了,才可以实施这种高低组合策略。
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的营销竞争力的重点要放在高端产品的推动上,只有高端产品上一定的量,才能完成组合产品的利润。而随着高端产品的销量上扬,可为企业产品制定一个新的制高点,可以封杀对手下一轮的价格战。
二是反弹琵琶:
反弹琵琶是指在同行降价时,你不但不跟进,反而涨价。涨价行得通吗?
价格原理告诉我们,商品定价方法应该是按商品的成本和附加价值来定价。成本是商品的生产经营成本,附加价值是是这种商品的商誉(品牌含金量)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商誉之间的价值比。商品价值被认可,是指你的产品和竞争对手之间的价值预期比。如果你的商品能够达到客户的价值预期比,客户就乐意接受。但这个价值预期比范围,目标顾客对价格的差异不太敏感,因此当价格战爆发时,你大可不必去跟风,可认真了解你的产品在目标顾客的价值预期比的范围,在这范围内的,可以按产品的不同给予不同幅度的提价。这时的提价效果之一是别人降价,利润流失。而你不但保住可能轻易跟风流失的利润,还获得因提价创造的利润。其次是品牌价值的增值,在一片降价声中你的品牌仍一支独秀,自然会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感到你的品牌有独特的价值。当年全国冰箱一片降潮,无数的冰箱企业在价格战后死去,而海尔冰箱不降仅升,赢得了宝贵的发展资金,为随后海尔的品牌塑造工程并定了良好基础。
那么涨价涨多少好?国外有对日用消费品的消费者关于价格波动购买调查表明,大部分消费者几乎不会注意到百分之五以内价格波动,而超过百分之十的涨价就会引起消费者犹豫了,因此,我们应有这样的意识,在必要的时候将产品价格上涨百分之3%--5%.
那么何时涨价呢?有一种观点是涨价可以放在销售旺季,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的做法是商品淡季提价,到了购买旺季将价格降下来,以求销售量。这种做法也好,但追求数量往往就忽略了旺季降价让不少利润,再逆向思维一下,购买旺季往往是消费者对商品产生较大的心理需求和购买需求,在这种需求下,消费者比较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品牌价值,而对略小的价格调整不太再意。聪明的企业是否应该在关健时刻有意识的、通过造势、包装、资源的整合对产品进行涨幅控制在5%以内的调价呢。如果这5%的涨幅成功,它就成为额外的利润。
三是改变游戏规则:
当你面对新的竞争对手和巨大的价格战压力而企业又难以承受时,你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改变游戏规则,只有竞争规则的改变,按旧规则获得强势地位对手优势就相对被抵消。
一是“应变在先”:因为价格战的前提内核是“产品的同质化”或“企业经营方式的同质化”,企业为避开或改变价格战的竞争规则。有超前经营理念的企业家往往会在行业出现“同质性竞争”到来之前,就领先一步实行产品或企业运营方式的应变,他可以通过预先储备新技术的产品区隔对手,或预见市场成熟后产品同质化爆发价格战,提早进行产品的“纵深发展”或“模向发展”,以差异化的方式避开价格战的漩涡;或是预见产业结构的变化,及早改变企业的旧有经营方式。如果你领先一步变化在前,就占据了市场博奕的先机,就可避开价格战的压力。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