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前2月我国鞋类产品出口:东盟唱主角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无疑是为那些正在遭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的中国鞋企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通过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鞋企面向的是更为广阔的市场领域,可以降低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加速了亚洲国家间的贸易增长,并减少对欧美等主要出口市场的依赖度,避免贸易摩擦的持续发生。前两个月,各个口岸鞋类出口捷报频传,尤其对东盟的出口,更是增长迅速。

        据悉,广东鞋2010年1至2月对东盟出口1.4亿美元,增长91.4%,比2008年1至2月增长4.7倍。同期,广东鞋对东盟、拉美和非洲分别出口1.4亿美元、1.1亿美元和5718万美元,分别增长91.4%、62.1%和25.4%,对上述3个新兴市场出口大幅超越金融危机前同期水平,比2008年1至2月分别增长4.7倍、1.2倍和1.2倍。

        今年1月份,经深圳口岸出口鞋类主要特点有,东盟是最大出口市场且成倍增长,对美国和欧盟等传统市场出口保持快速增长。经深圳口岸对东盟出口鞋6747万双,迅猛增长1.9倍,占25%,最大出口市场地位稳固;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温州出口主要以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为主,对东盟出口大幅增长。2010年1月,浙江省温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2.65亿美元,同比增长6.6%。其中外贸出口11.2亿美元,同比增长4.29%,外贸进口1.45亿美元,同比增长28.3%。鞋靴类产品占出口值首位。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带来的“零关税”机遇面前,福建省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来自福州海关的统计数据表明,福建省对东盟出口鞋类0.2亿美元,同比增长76.1%。

        从前两月来看,中国包括鞋在内的超过90%的商品进入东盟主要国家市场已实现零关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鞋产品的出口。中国对东盟出口成上升趋势。

       针对东盟市场的“零关税”优惠政策,鞋企应主动抓机遇,走出去。鞋企应充分利用东盟当地大量的劳动力、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与东盟企业展开合作。同时,通过当地设厂生产以规避国外对原产于我国产品所设置的贸易壁垒。此外,相关部门一方面应加大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及其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为企业享受自贸区优惠政策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应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东盟各成员国内法律规定、产业结构、市场规模和消费习惯等各类信息,帮助企业解决“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在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下,专家称东盟的人民币结算将给鞋企带来很大的利益空间。“东南亚将率先接受人民币。”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家杨帆教授表示,哪个经济体与中国的经济紧密度越高,接受人民币的步伐将越快。目前,人民币在中国香港地区结算已经成为现实,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东南亚国家将逐步接受人民币,最后是日韩,形成东盟10+3都接受人民币的格局。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人民币仍然有20%的预期升值空间。只要升值空间存在,周边经济体就会乐意持有人民币。“我预计5年内,人民币在东南亚范围内将畅通无阻。”

        在众多利好政策中,中国鞋企还要防止企业低价竞销行为带来的贸易摩擦风险。海关数据显示,出口至东盟的产品属于价格较低的品种,集中大量出口易引发贸易摩擦风险。1月份经深圳口岸对东盟出口鞋平均价格为每双1.1美元,远低于同期对美国每双4美元的出口价格,也低于整体平均水平的每双2.1美元。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建成,虽然给我国鞋企带来更广阔市场空间,但东盟制鞋配套远不如中国,很多原材料需要从国内供给,生产效率比较慢,工人纯熟程度不如中国,最主要还是鞋企对当地文化背景不认识,在经营管理上碰到很大困难。所以,鞋企去之前还是要慎重。但鞋企还是要抓住东盟“零关税”这一机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创建自主品牌,提升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