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第六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启幕
2009年10月,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杰克·2009(第六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以下简称“大奖”)正式启动。经过三个多月后,“大奖”以“新形象”、“新伙伴”、“新使命”、“新呈现”、“新平台”、“新典礼”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完成华丽转身,并将于2009年3月28日完美呈现给社会。
新形象
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自2004年创办至今,历时五届,已经成为业界至高的褒奖。2009年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启用“2009(第六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的名称,更清晰直观地表达了“大奖”自然年度评选概念。五年中每当获奖品牌捧起“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饱含荣誉的奖杯,自豪感与成就感油然而生。奖杯承载了“大奖”的精神,浓缩了“大奖”的精华。自第六届“大奖”起,这一经典形象得到了升华——“大奖”的形象包装以奖杯为唯一核心设计元素,传递“大奖”的所有VI,让“大奖”视觉和影像彰显中国服装与时尚的至高荣誉,闪耀出智者的光辉。
新伙伴
2009年10月,中国服装协会与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达成战略合作,自此拉开“杰克”公司在未来五年中独家冠名“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的序幕。这是“大奖”在运作层面首次接受企业冠名。
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的发展过程,也是对杜钰洲会长提出的“纺织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必须提高科学技术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的行业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实践的过程。品牌贡献率主要应加强品牌的“软实力”,它为品牌带来包括文化创意、品牌美誉度等方面之文化创造力和品牌附加值。“大奖”给予中国服装原创品牌的至高荣誉以及不断将他们的集体形象推向市场与公众,不仅使中国服装品牌形象在市场与公众中得到更多的历练与认同,也使中国服装原创品牌的无形价值得到了极大提升。
新五年的“大奖”,在继续促进品牌贡献率建设的同时,也将以创新的态度推进科技贡献率的提高。科技贡献率为品牌带来是品牌的物质创造力和品牌效能的提升,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加强。正当中国服装品牌为抵御金融危机、为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为扩大市场份额而大练“内功”之际,如何以科技促创新,以创新增效益、让科技驱动品牌附加值的提升,正是目前服装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品牌文化、创意等方面的发展,在今后亦将更多倚重科技创造力的支撑。对于服装上下游行业,尤其是服装装备行业而言,其自身的科技创新,不仅解决了装备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加速了装备行业的产业升级,也必将为服装行业的科技贡献率提供实际的落脚点。
由此,在中国服装协会与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中,中国服装行业的两个贡献率通过“大奖”这一平台,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契合点。通过“大奖”的示范效应,中国服装协会在服装装备行业找到帮助服装行业提高科技含量的主角,也帮助“大奖”完成了另一重要使命。
新使命
2009年12月,“杰克·2009(第六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初评审核后,产生出各奖项提名品牌。
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自设立之初,就致力于通过对优秀中国服装原创品牌的表彰,发挥其榜样与先锋的作用。在经过了第一个黄金五年的发展期后,“大奖”已将新时期的新目标定位于从“肯定榜样”步入“挖掘榜样”的阶段。
综合来看,前五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各获奖品牌大多数都是已经为业内和大众所熟知的品牌,它们为促进行业服装品牌的整体发展树立了榜样。“大奖”对他们已经取得的成绩起到一个同步肯定的作用,这是“大奖”最早的责任。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中国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大奖”责任已经不仅限于“同步肯定”,而是要以更为长远的目光来发现具有未来意义的品牌,这一群品牌不仅是推动中国服装行业前进的生力军,也将是未来中国服装原创品牌发展的方向,更是大经济环境、国际环境赋予中国服装原创品牌新时期的新历史任务的载体。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