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鞋企转变产业形态需三思而后行

         面对鞋业微利境地,以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闻名的台州宝利特鞋业有限公司把发展目光从地上转向了天上――2006年注资6000万元成立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大陆新千年第一缕阳光首照地的逐日者。

      按理,王伟兵应该高兴才是。

      他领导的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温岭市唯一从事光伏发电系统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以来的表现可谓抢眼:一季度销售额6000万元,生产订单已经排到6月份,预计二季度的销售会更好。

      但王伟兵忧心忡忡。

      “末班车”效应

      现在,王伟兵手下400多员工和母公司台州宝利特鞋业有限公司3800名工人创造的产值不相上下。后者可是全国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一天能生产6万只PU鞋,出口到140多个国家,销量全球第一。

      走进宝利特新能源公司的厂区,只见主道两侧的6盏路灯在春风中转动着桨叶,这是宝利特自主设计安装的风光互补型太阳能路灯;登上办公楼顶,可以看到被纳入国家“金太阳”项目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正在安装中,预计年发电量39万度,可以解决宝利特新能源公司约四分之一的用电量。

      去年这时候可是另一番光景:车间基本停产,工人全部放假……

      可是,王伟兵来不及沾沾自喜,反倒多了些忧虑。

      “我们还得看着市场吃饭!”王伟兵谨慎地对记者说,“现在利润空间越来越薄了,主要是欧元大幅下跌带来的汇率风险,原材料价格还在涨,订单的价格反而下跌……”

      对于眼前大增的订单,王伟兵看得很清楚,主要是受到德国将降低当地太阳能发电的补助幅度的影响。继西班牙和法国之后,德国成为欧洲第三个宣布削减太阳能补贴的国家。根据其公布的计划,4月起太阳能屋顶电价买回费率将下调15%,7月起太阳能电厂系统买回费率则下调25%,而在4月前安装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享受原有补贴标准。

      “这趟末班车开过之后,还会有什么?”

      坐了几回“过山车”

      市场这个东西,变化实在太大了。公司创建5年,王伟兵坐了好几回“过山车”。

      2006年5月,基于“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逐步转化”的战略考虑,台州宝利特鞋业有限公司成立了新能源公司,第一年就投入上亿元,生产各式各样的晶体硅太阳能组件,王伟兵出任总经理。

      “我们做的主要是大型组件,出口给欧洲国家的太阳能电厂;也有小型组件,适合欧美、中东的家庭使用。”王伟兵介绍,这些小型组件在国外非常畅销,像欧美国家,政府补贴多,国民环保意识强,家用新能源产品的市场相当广阔。

      “那时,我们看到的前景一片辉煌。”王伟兵回忆说,根据国外相关媒体、投行分析,2005年至2008年,光伏产业以每年不低于50%的速度增长,2010年至2014 年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毋庸置疑,这将是一场盛宴。比起劳动密集型的鞋业,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光伏产业显然更赚钱,往往一个订单就上亿元。

      可公司当年11月正式投产时,市场突然变得清淡,原因在于主要出口国德国对新能源产品的补贴政策有变,导致市场需求萎缩,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加工制造企业。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疫情,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习惯
      阮积祥:疫情催生对工业缝纫机的需求 机会大于威胁
      全自动充绒机工作故障怎么办 教你如何自我排查 不影响工作时间
      富山的“一针一线”都成为数据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