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升级之路与发展之道

          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发展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对我区繁荣市场、出口创汇、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产业规划

      10年后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

      自治区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区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集中力量发展精深加工业,力争把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培育成为我区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

      到2012年,广西区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250亿元,工业增加值90亿元,主要产品质量接近国内平均水平,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全国茧丝主要生产基地。

      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450亿元,工业增加值150亿元;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主要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内平均水平,力争把我区打造成为全国茧丝主要加工基地和贸易信息中心之一。

      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300亿元,产业技术装备和主要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丝绸大省(区)。

      现状调查

      经济总量少精深加工滞后

      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发展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对我区繁荣市场、出口创汇、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区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逐步发展壮大。2009年,全行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04家,其中纺织企业169家,服装企业53家,皮革企业82家;实现销售收入151.63亿元。我区目前已成为国内茧丝绸业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蚕茧和丝产量分别达到22.3万吨和1.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30%和15%。

      但是,我区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与东部传统主产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至今仍属落后。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少、企业规模小、原料性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滞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

      路径选择

      福绵启示录:为自己做“嫁衣裳”

      从几个村的家庭作坊发展到今天日产60万条裤子的“世界裤都”,从一项赚闲钱的“副业”发展到35亿元产值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服装产业飞速发展的轨迹,为全区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参考样本。

      福绵服装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最初,福绵镇一些村民利用农闲搞来料加工,以获得一笔额外收入。他们从外地买来布料,裁剪成衣,然后再销往外地。当本地人看到这行比搞农业更容易赚钱,家庭作坊便能发展。

      在21世纪到来之前,福绵服装业在家庭作坊式的低端形态中缓慢进行着资本的积累。就产业形态来说,这个时期福绵服装业还基本处于初级加工环节,本地产业链残缺,基本没有自己的品牌。这种状况的一个后果就是:产品利润低,企业发展缓慢。

      在福绵服装业最困难的时候,每条裤子甚至只有3、4元的利润。大部分利润流入了海外经销企业和国内销售商的腰包。看着自己生产的裤子贴上名牌标签后,价格立即翻了数十倍,福绵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印度新冠确诊超600万,大量纺织订单转到中国
      纺织业上半年业绩已凉凉,下半年还能“像样”点吗?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