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制造转变台州创造——高技能工人培养是基础
作为劳动力密集型的大省,浙江今年将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主渠道作用,重点打造50个品牌专业,争取全年培养高技能人才8万名,推动“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同样,制造业作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它的发展趋势如何?从“台州制造”到“台州创造”,到底还有多远的路?这一切,也得人才说了算。
“人才,不外乎引进与培养两种方式。引进的主要是专家,高端、研究型人才,不过这些人才只占少数,只能‘临时解渴’,最大的一块还得依靠本地资源培养技能、实用型人才。”台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处长陈良玉表示,未来几年,我市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不是渐增,而是激增,尤其是高端技术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将成为我市制造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一、台州技术工人现状
高技能人才仅占16.3%,供不应求。台州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拥有汽摩及配件、化学原料制药、模具塑料、家用电器、缝纫机、工艺品六大制造基地。制造业的工种也比较多,有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维修电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人等上百个工种。
台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工资和技能管理处处长徐宁介绍,截至2009年9月,我市有技术工人约60万名。其中,高技能人才(包括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9.77万名,占16.3%;中级工19.23名,占32.05%;初级工30.99万名,占51.66%。这样的比例与发达国家初、中、高比例15:50:35还有很大差距。
另外,我市三分之二以上的技术工人分布在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如车工、钳工、焊工、餐厅服务员等,而一些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模具工、数控机床操作工、汽车、信息技术、服装设计及现代服务业领域的物流、营销、理财规划、职业指导等技能人才,依然紧缺。
二、各方如何努力升级
1,劳动局:今年再增8万技能人才以解近渴
“2009年,财政拨款846.14万元,主要用于失业、创业及职业技能培训。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政府将给予300至***0元的补贴。另外,我市对8万名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包括2.4万名企业在岗农民工、1.274万名进城务工劳动者的技能培训,6000名城镇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以及900名人员的创业培训。对农民工培训的力度要加大,培养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0%左右。
至于如何培训,劳动部门、社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等多方联动,如邀请专家到规模较大、工种较集中的企业去,对不同工种的工人进行培训;再比如,组织工人到职业院校参加培训。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