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10猜想

        2010年已经过去近三个月,但这半年来市场反弹的速度之快仍令人感觉不太真实。

        自去年9月行业出现18个月以来首度同比增长之后,市场便被一股莫名的力量强势拉升,令众多企业措手不及。零件厂不分昼夜赶订单,整机企业招兵买马扩生产,经销商四处奔走要货忙。即使许多悲观主义者仍对行业复苏的可持续性存疑,但2010年行业总体形势将好于去年已成共识。

        经济曲线无论是走“V型”还是“W型”,对于中国缝制设备行业而言,今年都将是一个关键之年。行业要彻底跳出金融危机的阴霾,究竟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又能被寄予何种期望?

        基于内需和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仍将持续,几乎所有分析机构都对今年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但鉴于多种因素影响,通胀问题将成2010年的焦点。有经济学家预测,今年我国CPI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全年将上涨2.5%和4%左右。目前,与缝纫机生产相关的铜、铁、铝等涨价势头凶猛,铜的价格已从去年上半年的每吨3.8万元涨到今年一月的每吨6.2万元。一边是成本的不断上扬,一边是重机降价的步步逼近,国内企业该作何抉择,值得深思。

        在忙着招工的同时,很多企业又开始计划甚至已着手增加新的生产线。在全国缝制设备工业信息中心最新收回的近20份企业新产品开发调查表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已实施或正在计划发展电子类特种机项目。行业貌似欣欣向荣,实则隐忧重重,因为市场的需求已被放大。不加分析地盲目增产必将导致产能过剩、价格战等无序竞争,历史又将重演。

        “缺的不是订单,是工人”,类似的呼声已逐渐成为服装行业的一种常态。随着中国第二代民工的粉墨登场,劳动时间长、强度大且工作环境较差的行业将普遍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而这一趋势近年来在缝制设备行业也愈发明显。这是一个渴望新知、学习能力强的农村精英群体,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如何将他们变成成熟的“蓝领技工”,需要经营者尽快转变思路。

        2009年,家电、汽车下乡政策取得不俗成绩,昭示了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近日,工信部有消息传出,称2010年将考虑让更多的产品“下乡”,例如建材、网络、纺织服装等。虽然上述政策尚处讨论阶段,但还是让急需“温暖”的纺织企业为之振奋。一直以来,出口都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增长的主力军。“下乡”政策如能“成行”,服装内需增长有望达到12%,缝制设备行业也有望提早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2009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全年出口金额为1 505.05亿美元,同比下降8.61%。各月累计数据显示,纺织品出口逐渐趋好,服装仍在反复。服装同比数据反复变化是由于国外经销商对欧美国内的经济走向,以及消费增长持谨慎态度,导致订单量时而增加,时而较少。纺织品出口由于面对生产厂商,随着国外服装生产企业对纺织品的需求慢慢恢复,国内纺织品出口回升迹象明显。不过,这不会影响大局,社科院2010年《经济蓝皮书》的预测,我国进出口贸易2010年可能增长10%以上,恢复到2008年的贸易总额水平。

        快速反弹并非好事,这或许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轮回。业内某资深人士对此却并不感到意外,“调整结构已谈论上十年,仍未看到实际结果,行业就是在不断的历史重演中逐步前进的。”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