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匠到MEGASEW:不变的专业追求
四针六线 名匠涉足
时下在针织服装设备中有一种设备正成为热门,那就是四针六线拼缝缝纫机。使用这种设备拼接衣片,其拼合处不会留出布料边,十分平整,且缝合处缝线薄、手感舒适,非常适用于贴身衣物的缝合,如內衣、内裤、泳装、保暖(內)衣、裤袜、运动服、功能性服装等等。它可以取代包缝机、绷缝机的工艺。在消费者越发在意穿着舒适程度的今天,四针六线拼缝缝纫机受到针织类服装生产企业的喜爱,吸引业内多家针织服装设备制造商进入该产品领域。来自台湾的“名匠”就是涉足该领域的企业之一。
名匠是一家以生产特种机为主的台湾企业,产品主要针对针织服装。目前,名匠主要推广的四针六线拼缝产品有两类,一是MJ62 曲臂型单差动四针六线拼缝缝纫机系列,一是MJ62GX 带有“外调大小针”及“双差动”的四针六线拼缝缝纫机系列。从事过四针六线拼缝缝纫机生产的企业都知道,这是一款以技术见长的产品,制造并不简单。尽管四针六线拼缝缝纫机热门,但能够实现量产的制造企业还是屈指可数的。为了成功研发出四针六线拼缝缝纫机并将其塑造为自己的品牌产品,名匠倾尽公司所有技术力量、物力投身该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当初,从研发到量产,名匠花了7个月时间,较之一些同行花费2~3年的时间,其周期大幅缩短,同时也陆续申请取得多项专利。成功开发之后,名匠除了将该产品推向海外,也引入大陆市场,以求取代日本、欧美的同类设备。
多方入手 欲专欲强
“之前的市场大环境好,公司的销售业绩处于上升状态,忽略了品牌建设的很多方面。现在,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全球市场大范围降温,企业正好可以静下心来考虑如何做好一个品牌。事实上,任何一个好的品牌,都必须具有运营国际市场的能力。”董事长廖金旺道出了名匠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市场低迷的时期是全球布线的重点时期,也是一个把握全局的好时机。为此,名匠在精心准备之下推出了新品牌“MEGASEW”,寓意最大优化的缝纫效果。将这一新品牌在大陆的销售实行总代理制,主要设在浙江。耕耘大陆市场4年多的名匠品牌,今后将携手新品牌“MEGASEW”共同拓展新事业,并逐渐代替原有品牌。在CISMA2009展会上,名匠的大规模、大面积展出显示了其对中国大陆市场的极大兴趣。董事长廖金旺说,名匠一直坚持将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置于台湾本地,现在公司全体上下信心满满,并正积极努力地将名匠塑造为全球知名的缝制设备制造商。
品牌策略的第一步,名匠定位在精品策略,产品面向高端市场和高端客户。这一决策取决于品牌背后强大的技术力量。名匠公司董事长廖金旺本人具有三十多年的缝纫设备维修及服装生产经验,在1985~1991年间,自己也经营过服装工厂。公司领导层人员都是缝纫机本行技术出身,全程参与各种产品的研发。公司以“差异化”为产品开发的切入点,总结成衣生产经验,从实践中吸取好的研发理念,不在流行性设备上做开发,而是致力于取代型设备的研究,其研发的产品要围绕帮助服装生产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企业的生命力永远在于研发、专利、创新和服务,”廖金旺说,“近几年来,名匠将销售额的10%~15%都用于产品研发。正因为如此,名匠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获得‘台湾经济创新研究奖’,而这个奖项的评选标准之一就是研发费用投入比例。”
进入到实际生产领域,公司以高标准、严要求自律。所有产品表面必须采用两次烤漆,第一次烤底漆,再烤花纹。翻砂时采用自动化技术,以确保外表平整,即使打开机壳,内部也十分平整干净。缝纫机产品的质量依赖于零部件产品的质量。“一个公司不可能包揽整机生产的整个过程,名匠在台湾的合作厂家有八十多个。”据介绍,名匠十分重视零部件产品的检测工作。“我们有品质管理部,设定标准公差,严格检验所有零部件,确定交货的时间和质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装配,每个月评定合作厂家一次。如果连续3个月评比不及格,那么就停止合作。”董事长廖金旺对此十分自信。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得到客户认可。
建设品牌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从良好的售后服务开始与客户沟通。名匠把“服务”作为企业运行的主轴。“我们曾经从事过服务岗位,也开过服装厂,因此了解服务的重点在哪里。名匠要求员工深入到服装厂并带着问题回来,这对品质改善、研发都有重要的帮助。”廖金旺十分了解服务的影响力。在销售渠道方面,他把代理商比作是“种子部队”。名匠会定期带着代理商去各地客户处做服务,并为客户举办集中性的技术培训。
名匠坚持做“小而美,小而强”的企业,所谓美就是做好的产品,所谓强就是在现有品牌知名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服装用户的影响力。现在,名匠将集中竞争优势,升级研发,以提高自身在四针拼缝类品牌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