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后危机时代中国服装产业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举办

      2010年4月19日,由海博会组委会、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后危机时代中国服装产业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在石狮举行。本次论坛以“后危机时代中国服装产业发展趋势”为主题,结合新形势下服装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产业格局的变化、科技创新与市场创新、时尚企业的文化价值、供应链管理与快速反应、中国服装商业的发展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2009年,中国经济率先突破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以一个漂亮的“V”形曲线完美收官,呈现出中国经济的发展韧性和巨大能量。中国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新的经济形势推动着全球时尚产业格局快速转变。新变化、新格局的出现,既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重大机遇。当前,重新思考中国服装产业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和价值,致力实现从“服装大国”到“服装强国”的跨越式转变,是中国服装业必须面对和深入思考的时代命题。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台湾纺拓会秘书长黄伟基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专题演讲,中国著名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李凯洛、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韩永生等专家分别发布了精彩观点,与200多位石狮服装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后危机时代服装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次论坛由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谢青主持。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服装通过三十多年发展,积淀了诸多产业优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服装企业应抓住后危机时代的变革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兴业、品牌创新的战略,进而实现从服装大国迈向服装强国这一目标。关于“服装强国”的愿景,蒋衡杰会长指出:未来的2020年,中国服装行业应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占有主导位置,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掌控力,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盈利能力和对抗风险、转移损失能力。服装行业要着力实现产业国际地位、科技创新能力、品牌创新能力、产业格局等四个方面的突破。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一个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雏形显现。在这一背景和形势下,加强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对接,促进资源优势的整合和协作,携手搭建互补共赢平台,成为两岸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共识与追求。本次论坛,台湾纺拓会秘书长黄伟基发表《科技在台湾纺织服装产业的应用与大陆品牌服装的台湾销售策略》的专题发言,为业界人士带来新的发展思路。 
     
      谈到如何成就一个时尚的、领先的、现代化的产业,如何在未来的全球市场中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获取更大的价值空间?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少峰教授提出,从服装业到时尚业,关键要靠创新和创意。通过文化创新提升时尚产业的价值。一个由文化和科技双驱动的产业经济时代正在来临。服装企业的文化创意能力,产业链整合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