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制鞋工艺缘何陷入后继无人困局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手工制鞋技艺遭遇难觅传承人的尴尬。但是与中国有相似百年制鞋工艺的意大利,其手工制鞋技艺却受到世界追捧。其中缘由值得让人深思。
首先,随着时代发展,现代流水线生产出的产品给了中国传统制鞋业猛烈的冲击,使传统手工艺遭受冷落。流水线上的一天甚至一小时可以制作出上百乃至上千双鞋子,可是一双纯手工制作鞋要经过几十道工序,需要几天才能出品,时间上的巨大差距,让手工鞋难以与流水线鞋抗衡。
其次,大多手工制鞋艺人墨守陈规,与现代潮流脱节。现代鞋产品款式多元化,推陈出新迅速,只要有最新款式设计出,一条生产线很快就能制作出成品上市,也就赢得消费者日渐增长的需求。但是中国手工制鞋大多是布鞋工艺,艺人往往选择埋头做鞋,对款式的变化毫无概念,新款推出较慢,有些甚至传陈百年都毫无变化,适应不了时代的变化。意大利手工制鞋虽然也传承百年,但是他们对制鞋工艺不断提高最求,对鞋款不断退推陈出新,让消费者穿上最完美的鞋子。
最后,百年制鞋工艺受不到各方重视,成为难以为继的重点。意大利卑仁达制鞋名家联合会前任会长富兰克-巴林曾介绍说,百年来,意大利传统的制鞋工艺没有特别大的改变,一直传了下来。现在,意大利有60%的制鞋厂仍然在坚持使用手工或者半手工的方式做鞋子。在众多传统手工艺正奄奄一息地被套上玻璃罩送进博物馆、“量产”、“规模化”变成商业领域关键词的今天,60%这个数字着实让人惊讶,它意味着几百年来意大利人一直将手工制鞋工艺珍视、保护着。而在中国,手工制鞋技艺只有极少数知名技艺通过申遗、建立研发中心受到保护,比如内联升,杭州市桐庐县的绣花鞋等,其他手工技艺渐渐被人们遗忘,乃至逐渐消失。
中国百年制鞋工艺不只是技艺的传承,而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流传与继承。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我们技艺传承不是单线的延长或原质的移位,而是既要有衰减又要增加。以创新达成文化的积累,积累是传承的结果,而积累的核心是传承的创新。这就需要政府在加强宏观引导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充分提高社会各界对手工制鞋技艺保护的认知度。另外,可采取优惠政策支持、鼓励身怀绝技的制鞋艺人,通过创建特色产品来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用市场杠杆的作用,来改变制鞋工艺传承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