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协会在京会面 共话行业发展大事
3月26日的北京,春意盎然。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何烨等4人与以安井义博会长为首的日本缝制机械工业会一行7人进行了友好会面。
何烨主持了会谈。首先,她代表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对日本协会一行人到来表示欢迎。
会谈期间,安井会长介绍了日本缝制机械行业去年的发展状况。2009年,日本缝制机械行业的产量、产值双降,幅度在50%左右。今年以来,工业机生产恢复较快,家用机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预计今年,日本缝制机械行业比去年有所好转,但是增长的幅度不会很大,预计在10%左右。日本企业对亚洲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的市场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何烨也介绍了中国缝制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2009年,中国缝制机械工业产量比2008年下降了10%,产值同比下降了2%,出口额下降了21%。CISMA2009之后,市场出现较大恢复,今年一季度回升速度加快,产品供不应求。一些骨干企业如标准、中捷、杰克,已经恢复甚至超过2007年时的生产水平。快速回升的原因主要是:1、经过两年调整,企业的库存基本消化,造成了缺货的状态;2、中国整体经济回升,下游订单在短期内大量增加;3、调整期间,企业大量裁员,造成生产能力不足,间接导致了客户多下订单,需求有一定水分。本轮回升有以下特点:1、电脑平车的增量很大;2、订单向有规模、有品牌的企业集中;3、大的骨干企业经过这次调整,发展更为理性,不再依靠低成本、低价格、高能耗的粗放发展方式,而更多地靠创新、降低成本和联合重组走出新的发展之路。
何烨向日本协会通报了3月25日我行业两个骨干企业上工申贝和中捷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相关情况,并指出,这件事情对企业、行业来说都是一个积极的探索,是一个新的突破,它标志着优化行业资源配置的积极探索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安井会长表示十分赞同。他说,当前,世界处于大变革时期,很多行业都在通过联合重组走出困境。中国缝制机械工业的快速复苏,令人敬佩。在这种市场环境中,企业应该特别注意三个革新因素,即市场力、开发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中国缝制机械工业今后一定会有更多新的变化。
会上,双方还交换了两国行业经济数据和两国协会组织机构情况,并就当前行业面临的“用工荒”、科技创新、家用机发展以及双方展览组织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谈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