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业四大阻力之:设计篇

        服装行业把设计做好并不太难,但要做好设计与市场的结合则并非易事。设计是服装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服装注定是苍白的。中国作为服装生产的泱泱大国,却一直缺乏本土的世界级别品牌,一直登不上世界主流时装舞台,这与中国现有的服装设计水准急设计师们的境遇有很大关系。那么,“设计”究竟在中国服装业遭受了怎样的阻力?

        中国的服装企业很少有依靠设计风格树立起品牌的特点,中国服装企业也似乎普遍还没有意识到要打造世界级的品牌首先需要有世界级的设计师。或者,中国服装企业还不能顺利找到设计和品牌的完美结合点。

        很多国际买手看过中国的发布秀后都会说太棒了,但你问他会不会购买,他说不会。这似乎是一个怪圈。中国的设计师们挤破头往巴黎时装周上涌,但结果只能是赚吆喝,没有形成真正的销售。而迄今为止,在四大时装周上作秀的中国服装品牌和设计师,还没有一个真正进入欧洲高端主流消费市场。中国的服装设计,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人们在辨别中国设计风格的时候,很容易看到龙、书法、中国画等“中国元素”在服装上的应用。但这种简单组合、叠加或者混搭,已经让人心生厌倦或者产生质疑。过于民族化的元素如果不经过设计师的消化和吸收,直接照搬一些表面的东西,是不可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的。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设计文化?或许这应该值得设计师们深思。

        在中国的服装企业界,你可能知道七匹狼老板周少雄,可能知道雅戈尔总裁李如成,也可能知道红豆集团董事长周耀庭,但你能随口说出这些品牌背后的设计师吗?毫无疑问,这些企业的老总们都是品牌运作方面的高手,在他们的运筹帷幄下,把品牌推向了一个高度。

        你也可能知道中国有著名的设计师刘洋、梁子、张伶俐、范晓玉、吴海燕等,但对他们自己所创造的品牌消费者却了解不一定很多。这只能说明,在服装品牌营销推广方面不是他们的强项,或者他们所设计的一些有风格有个性服装还不能完全被大众所接受;况且,中国服装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豪强环伺,消费者根本没有足够的耐心去验证国产品牌服饰的魅力。他们所创造的品牌如襁褓中的婴儿。

       其实,中国不缺乏好的设计师,中国也不缺乏好的服装品牌运作专家,但中国最缺乏好的设计师和营销专家的合作;或者缺乏好的设计师和老板的结合;中国设计师也严重缺乏包装;所以,中国很难产生世界级的服装品牌,甚至也难产生世界级别的设计师。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国的设计师如果想把自己的作品卖到全世界,光有好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销售是建立在渠道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搭建好国际销售渠道,再好的设计也都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昙花一现。

        要想长久发展,设计师品牌要识时务而不盲目。有些看似风光的品牌其实并没有什么利润。以什么样的身份做一件事并不一定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可以使这件事情对消费者有益。对于设计师品牌,创作者无疑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都是为创作的初衷,为创作的价值和理由去工作,而不仅仅是为了金钱去工作。你在用好创作者的同时,自己也必须要学会财务的运营,就是说要将成本合理化。

        中国设计师依附于良好的市场,这是中国设计师现在在全世界被瞩目的一个很重要方面。设计师品牌未来走向主要是以个性化来表明自己品牌的风格,这是设计师未来需要把握的。

        另外,中国服装的设计水准,相当一部分还停留在模仿层面。抄版现象非常普遍,很多服装企业根本不具备独立的设计研发能里,而只是拿来一些其它品牌的产品进行抄袭模仿和修改。

        一般一个知名品牌推出的畅销款,不出半个月,必然有模仿的款式出现在市场上,抄版的速度,绝对越越超过了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速度。

        还有,中国服装品牌行业层面太单一。国外的成功服装品牌,往往在化装品、箱包、配饰等时尚领域都有不俗的业绩表现,一起构筑成庞大的时尚帝国,来满足消费群体的多元需要。

        其实,想要更多的服装品牌走向国际,企业家们必须开辟出更具创意与竞争力的成功模式,为“中国创造”获得国际认可,用设计为商业认可打开一扇门。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