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自主品牌走进俄罗斯或迎良机
林峰最近有些烦。作为浙江海宁的一家皮衣公司老板,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就通过亲戚朋友的关系把皮衣销往了俄罗斯。从最初的,直接运货至俄罗斯买卖,到现在开起了自己的门店,几年来一直卖得不错。
参加论坛的领导、企业家合影
但现在,林峰告诉记者,俄罗斯人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有质量、款式方面的问题,皮衣只能堆在仓库无人问津,不像几年前,质量、款式稍微差点的皮夹克,低价也可以卖出去。他这次来参加CHIC2010“自主品牌走入俄罗斯市场”研讨会,就是想了解如何能更好地在俄罗斯市场立足。林峰说,海宁是中国著名的皮革业基地,存在他这种状况的企业还有不少。
品牌迷局亟待破解
去年底,切尔基佐沃市场(俗称“一只蚂蚁”)的关闭,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十多年的俄罗斯淘金梦,仿佛是一场运气赌博。但是,俄罗斯政府一系列打击“灰色清关”的举措让他们警醒了,几乎改写了他们的“俄罗斯商业模式”。
“灰色清关的模式已经走不通,这是该到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服装如何更好地走进到俄罗斯的时候了”,天雅集团总经理程文龙告诉记者,这也是他们这次联合CHIC举办“自主品牌走入俄罗斯市场”研讨会的初衷。
这几年,俄罗斯消费者也注意到,市场上销售的中国服装、鞋子质量其实不错,同样的东西如果到商店去买,价格就会翻上一番。然而,俄罗斯消费者对中国服装除了廉价以外,再没有更深的印象,甚至认为中国服装都是“地摊货”,都是在嘈杂的大市场里销售的,而只有欧美名牌才是在装饰豪华的专卖店里卖的。他们把所有从中国来的产品统称为“中国货”,这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产品进入正规渠道销售。
这不得不引起出口俄罗斯的中国服装企业地反思。随着俄罗斯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的俄罗斯消费者十分时髦,而且注重品质,品牌意识浓厚。俄罗斯的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中国商人要想立足,就必须提高产品的质量、创立自己的品牌。
在这方面,波司登在俄罗斯市场的成功很引人注目,也值得借鉴。2000年,波司登开始考察俄罗斯市场,为了成功打入俄罗斯市场,他们聘请了了解俄罗斯市场及波司登品牌文化的专业设计师来设计服装。在市场定位方面,波司登将消费群体瞄准了俄罗斯的白领阶层,价格中档,这既符合当地人的消费习惯,又保证了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并通过其形象店及展会等各种形式树立起大品牌的形象。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