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打造服装强国法则之三:话语主导力

       只要拥有对未来趋势的理解,对设计的高瞻,就可以进入主流文化

        其实,意大利也曾在很长时间内以接法国、德国单子为生计。

        直到设立了米兰时装周,意大利才开始设立自己的时尚游戏规则。

        时至今日,意大利设计在男装领域取得了成功,根据美国奢侈品研究院抽样调查,全球十大顶级男装品牌中,意大利占到前8席。

        而美国的经验是,设计师在60年代参加巴黎时装周。

        其实,从70年代到80年代,日本设计师随后参加巴黎时装周,产生了像高田贤三、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等著名世界级时装设计师后,成为时尚大国。

        但是时尚的话语体系,往往并不欢迎新的主体加入。

        当年意大利举办米兰时装周,在当时巴黎人看来,这是一个挑衅。

        然而,对于谢锋巴黎之行,他并不认为是简单的“叫板”,因为“我们也可以引导潮流。”

        实际上,“就像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设计师、80年代的日本设计师走出国门一样,吉芬是中国设计师进军国际时装界的一个标志。”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戈巴赫这样评价吉芬入选参加2007春夏时装周发布会。同样的,戈巴赫把同样登陆巴黎的马可,比喻为中国的山本耀司。

        但是,对于毛继鸿来说,“日本的3位大师慢慢地进入了西方的时装系统之后,就成为了他们系统的一部分,最后还是被这个系统同化掉了。”

      而他认为,马可做的是坚持自己,甚至没有按照时装周一年两季的节奏进行发布,“我们在打破规则,”

        其实,最近几年来,中国设计师与在纽约、伦敦、巴黎、米兰四大时装周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一些成熟企业也迈出了国际化运作的步伐。

        “我们已经在主流市场上引导世界潮流,”谢锋说,主流市场并不是铁板一块,只要拥有对未来趋势的理解,对设计的高瞻,就可以进入主流文化。

        而所谓的主流文化,也许到了改变的时间。

        2008年,“人文奥运”掀起了中国文化的全球热潮,阿迪达斯、耐克推出了包含中国元素的产品。

        而金融危机后,范思哲申请破产保护的事件:由西方掌控的所谓的时尚标准,因金融泡沫始出现裂缝。

        “前段时间,我正好碰到美国的一个投资银行观察员,他判断大约在5年到10年以后,中国将成为流行的一个重心。”谢锋说。

        谢锋的话,得到了中国流行色协会会长梁勇的回应:世界趋势正在东移。中日韩的力量成长很快。这种种因素打破了以前欧美一家独大的局面。

        而2008年他在罗马发现,很多时装店里都主打中国红。

        虽然如此,要进军国际化,仍要讲究方法,“‘吉芬’首次发布成功,在于用世界通行时尚语言去表达设计意图,而不仅是用中国语言,”谢锋说。

        前两次奠定了一定基础后,谢锋开始打起了中国文化牌,如在“翔”的发布中,开始尝试使用中国元素,并把太极拳式的“中国慢体育”精神带进了巴黎。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