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早年的重机(JUKI)缝纫机

      1953-1969蓬勃发展的日本缝纫机产业
     
      随着日本战后复兴的正式化,家用缝纫机的产量逐年激增。开发出了单轴旋转挑线技术的JUKI,于1953年进入了高速旋转的工业用缝纫机领域。此后,JUKI以开发高质、高效的专业化产品为目标,不断地开发出各种新机型。
     
      当时,缝纫机产业作为出口产业的主力军,凭借将一美元的衬衫销往美国,建立了产业基础。此后,由于纺织品出口的限制,日本的缝纫产业在经历了“迷你裙风潮”后,开始谋求转战国内市场。

      设立缝制能率研究所(如今的缝制研究所):1959年
     
      1959年,JUKI设立了缝制能率研究所(如今的缝制研究所)。当时缝纫业刚刚起步,作为出口产业蓄势待发。当时缝制能率研究所为向缝纫厂推广生产管理、IE技术,设立了协助提高生产效率的专业集团,此举在当时的行业内部引起了巨大反响。日本能率协会的《经营选书》中关于“缝纫机制造商创造的缝制能率研究所”有如下记述(概要)。
     
      1950年秋,东京重机工业在工业用缝纫机的基础研究中崭露头角。所谓的工业用缝纫机就是作为生产物资的典型产品。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一直无法生产出在性能、结构上优于美国SINGER公司生产的缝纫机产品,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时“出口一边倒”的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东京重机工业成功生产了DDW-123这一新机型,其性能也极为优异。而且,作为当时划时代的市场营销战略,还设立了“缝制能率研究所”。
     
      简而言之,就是根据客户工厂的要求,派遣极富经验的咨询工程师前往工厂,由其撰写报告书,以便在现有生产设备、人员的情况下实现工序的合理化。
     
      当时,共收到来自日本全国约100件咨询请求。当厂家试着按照报告书的指示改变生产工序后,奇迹发生了。在完全使用原有设备、人员的情况下,约50%的工厂生产效率提高至2倍。不可思议的东京重机工业成功打造了日本国内产品市场。

      发售衬衫前襟锁眼自动缝纫机:1968年
     
      继好评如潮的LBH-760型平头锁眼机之后,JUKI又开发出Ai-1/LBH-761型自动缝纫机。作业人员只需固定衬衫的前身,机器就会自动执行前襟锁眼操作。由于一个人可以操作3~4台机器,使得生产效率一下子提高至3~4倍。当时正处于美国缝纫产业的巅峰时期,Ai-1也成为了美国缝纫业抵御来自发展中国家出口攻势的有力武器。

      作为知名产品,Ai-1/LBH-761型自动缝纫机不仅可在严苛的环境下使用,而且为利用IE技术研究如何提高操作性能与生产效率做出了贡献。
    1970-1994自动缝纫机的开发进一步推进
     
      1973年,由于第4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引发了原油价格飞涨的石油危机。以此为契机,日本对于高品质化、高生产效率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工业用缝纫机的开发重心也随之开始转向自动缝纫机。JUKI也在自动缝纫机的开发方面积累了许多自己的技术经验。
     
      日本的消费市场也开始向时装的个性化发展。由于日本国内市场的活跃发展,缝纫机业转而以生产货真价实、附加值高的服装产品为主导思想,在其它产业陷入低迷时,由于DC品牌等的出现,当时服装厂商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被当时的媒体争相报道。然而,随着80年代后半期日元的持续升值以及进入1990年后泡沫经济的崩溃,形势急转直下,出现了一波价格破坏、企业将生产重心转向中国、纷纷进驻中国工厂的高峰。缝纫业开始迈入转战海外与日本国内生产体制缩小的时代,而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各国的经济开始迅猛发展。
     
      添加了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多功能工业用缝纫机越来越多地被开发并引进市场。随着日本国内劳动力保障的日益困难,由机器代替手工作业的时代已经来临。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疫情,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习惯
      阮积祥:疫情催生对工业缝纫机的需求 机会大于威胁
      全自动充绒机工作故障怎么办 教你如何自我排查 不影响工作时间
      富山的“一针一线”都成为数据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