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机械行业调整产品结构 拓展新的市场
市场需求逐渐恢复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整体企稳上升的带动下,萧条多时的缝制机械行业在2009年底终于开始回暖。2010年春,延续去年四季度的发展势头,我国缝制设备市场需求持续井喷,销售额放量回升,企业生产呈现出一派红火景象。
调整转型显成效
据了解,今年以来浙江、江苏、陕西等各大缝机产区都是热火朝天的繁荣景象。不少企业甚至尚未过完农历新年,就开始加班加点组织生产。进入3月份后,生产状况更加紧张。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产能利用率达到100%,一线生产工人的加班时间一再延长,仍不能满足对客户快速交货的需要。
“目前国内已能够生产服装加工业需要的所有设备。”田民裕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积极调整转型,行业结构调整出现了很多可喜变化,产品结构日益完善,很多以前不能生产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如今都实现了突破。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行业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与“十五”相比,机电一体化产品所占比例从2%上升到10%,电脑平缝机由5%上升到25%以上,特种工业缝纫机年产量比例由3%上升到10%以上,同时,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实现提升,申报各类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共2734项,同比增长13.7%,完成32项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同比增长52.3%。此外,与“十五”末相比,规模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由52.6%提高到68%;规模企业产值所占比重有大幅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的特色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并逐渐形成了产业集群。
2009年,国内缝制机械企业海外活动频繁,浙江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并购重组德国拓卡、奔马;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海外设立子公司。2010年三月,上工申贝(集团)有限公司与中捷股份资产重组,从主动走向国际舞台,对尖端技术水平的国际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到对国内行业资源整合的探索,显示出企业由大变强、争取更多市场话语权的愿望。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