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缝制机械产业面临劳动力供需失衡等挑战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八届五次理事会上,中缝协发布的《中国缝制机械行业2009年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中指出,2009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遭遇近十年来发展的最低谷,也迎来了危机后的强烈回暖信号。在外需持续低迷,内需低开稳升的复杂形势下,行业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自主创新,转变企业经营方式,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了调整转型时期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结合报告中的行业数据,本文作者针对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劳动力供求失衡、配套产业复苏滞后、劳动生产率偏低、自我调整能力弱已成为制约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发展的4大瓶颈。

      摆情况--经济止跌回升,行业回暖势头显着

      自2007年以来,世界缝制机械产品市场需求日益下滑,连续 20个月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均呈现负增长,年平均降幅达到20%以上,而产量下滑幅度更是达50%以上。进入2009年以后,产值、产量同比持续走低,但降幅逐月收窄,并于2009年9月转为同比正向增长,第四季度同期涨幅高达20%以上,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开始平稳向好发展,回暖势头明显。以我国缝制机械行业97家骨干整机企业产值数据为例,2008年行业产值同比呈连续下滑态势,至2009年一季度遭遇近十年来发展最低谷,产值同比降幅达50% 以上,产值降至行业鼎盛时期的一半左右;至2009年二季度,行业产值依然保持30%以上的降幅,但降幅相对一季度有大幅缩减;至2009年三季度,行业产值降幅进一步收窄,到9月份产值同比实现正增长;至2009年四季度,行业迎来发展新契机,在内需增长,出口降幅减缓的双重作用下,行业产值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幅,行业回暖迹象明显。而从进出口来看,2009年内,虽然我国缝制机械产品进出口持续下滑,但进出口降幅亦逐月收窄,前景值得期待。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出口自2008年底出现明显的下降,当月降幅增至40%,至2009年一季度达到出口同比最低点,同比降幅达近50%;至二季度,降幅缩至30%;至三、四季度,行业产值降幅进一步收窄,降幅逐渐缩至20%左右。进口方面亦是如此,行业回暖迹象显现。

      销售外冷内热,呈现新局面

      2009年,我国缝制机械销售呈现出“外冷内热”的新局面。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缝机国际市场需求遭遇严峻挑战,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出口持续低位徘徊,虽在国家连续7次上调出口退税税率等利好政策的拉动下,使得出口下滑幅度有所缓解,但2009全年缝制机械出口量同比下降24.47%,出口额下降20.62%,产品出口全线遭遇寒流。各类产品中,除刺绣机因为出口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亮片绣、毛巾绣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额呈同比增长外,其余产品均呈现量价齐降的出口形势。内销方面,在国家纺织工业振兴规划,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和扶持行业政策的带动下,2009年下半年国内缝机市场明显复苏,四季度更是引来行业销售热潮,同比增长 50%,受此影响,全年缝制机械产品内销呈现低开稳升局面。

      行业调整步伐加快

      2009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下游行业转型与升级对高效缝制设备所释放出来的旺盛需求,行业带电控装置缝纫机自8月起连续多月呈现60%以上的同比涨幅。截止2009 年末,我国机电一体化缝制设备占缝制设备总量的比例上升到10%,电脑平缝机占平缝机总产量的比例提升到25%以上,电子花样机、电子锁眼机等中高档特种工业缝纫机已经基本实现批量化和产业化。在企业结构调整方面,据中缝协估算,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比例提高到68%,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行业的比重增长到约87%,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年利税总额增长8.65%、利润总额增长26.75%,企业赢利能力逐渐加强,市场效益逐渐向部分规模以上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同时,随着企业国际化步伐的不断推进,标准在德国设立子公司,杰克成功收购德国BULLMER和TOPCUT公司,和鹰成立日本分公司“YIN-Japan株式会社”等,以及各企业品牌建设的加速,行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企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市场竞争日趋理性

      在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的大力引导下,2009年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效果明显,受危机的刺激,缝机企业纷纷开始反思赊销、欠款等不良竞争的后果。从中缝协调研情况来看,减少赊销、欠款,严格控制产品价格,逐渐成为行业企业的共识。同时,企业家也在2009年行业调整中日显成熟。不少企业家对以前过度追求规模的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总结,重新提出要务实、理性,加快调整和创新,强化并突出主业;亦有不少企业家根据自身定位扎实基础改造,加快新品开发、品牌建设、加强管理,走精品、专业化发展道路等。一年的行业实践,为企业家们积累了丰富、珍贵的经验,加快了企业家队伍的建设。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疫情,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习惯
      阮积祥:疫情催生对工业缝纫机的需求 机会大于威胁
      全自动充绒机工作故障怎么办 教你如何自我排查 不影响工作时间
      富山的“一针一线”都成为数据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