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缝机业:正视差距 寻求突围

        如日中天,势不可挡。谈及中国电脑平缝机产业的现状,很多人可能会如此形容。然而,这种繁荣表象掩盖下的我国电脑平缝机与德、日国家相比,质量水平到底怎么样?3月中旬,一场由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发起组织的小型质量专家研讨会在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召开,与会专家对国产电脑平缝机存在的问题与差距进行了全面“会诊”。

        “短板”凸现

        翻翻中国缝纫机的制造历史,一个明显的“短板”很难回避:自主品牌在高端市场一直乏善可陈。从对电脑平缝机市场的争夺可以窥斑见豹。作为民族工业缝纫机的旗帜,“标准”的知名度与日本重机、兄弟在国内市场不相上下,但在一线服装工厂却鲜见它的身影。在与德、日品牌的博弈中,质量无疑是国产品牌市场竞争力中最短的一块板。

        为尽快改变行业产品质量、品牌影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明显差距,加快推进行业由大变强战略进程,切实提升行业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和品牌国际竞争力,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决定用3年时间在行业内实施产品质量提升工程。作为近年来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量大面广的电脑平缝机的质量攻关与赶超尤显迫切。

        “质量提升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期望它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是不现实的,但战略意义重大,能引导和鼓舞企业重视质量。”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何烨说。她认为,通过协会这一公共平台,可以集众家之长,解决一些共性技术问题,从而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发展。

       “会诊”差距

        “在行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律,淡季产品质量要明显高于旺季。如果单做一台电脑平缝机,质量可能不相上下,但一旦上量,质量就会有明显差异。”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品保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国产电脑平缝机最大的弱点就是产品质量不稳定。

        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替日本三菱代加工部分产品,严格按图纸要求生产,但A类产品的比重总在90%左右徘徊,而日本同行则可以达到100%。惠工三厂副厂长罗一明认为,这个10%的差距主要来源于零件的离散性。惠工三厂内部实验结果显示,机壳、零部件的一致性对电脑缝纫机的力矩控制影响最大,比如采用同步带传动的直驱式机型,机壳上、下轴中心距的偏差会直接影响整机的力矩,机壳、零部件的离散性越大,整机力矩超出控制系统设计参数的概率就越大。

        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侯英国则认为,国产电脑平缝机在缝纫性能方面的表现有待提高。上工申贝正式收购德国杜克普五年来,对“上工申贝”和“杜克普”两个品牌作了大量对比检测试验。他列举了如下实验结果:两块长度相同衬衣面料上下叠缝,前者的潜移量为5毫米,而后者的潜移量是2毫米;过线部位的面线张力前者一般为80克或90克,而后者的面线张力最低只有50克;缝纫后,前者缝料的皱缩率很大,需整烫定型,但经洗衣机水洗两次后又恢复原样,但后者即使不整烫也很挺括;线迹的歪斜度方面也有较明显的差距,前者的线迹从表面上看差不多,但放大后明显歪于后者。“国产电脑平缝机很难解决丝光线的浮线问题,而日本重机可以,还有倒顺缝,我们也存在明显差距。”浙江新杰克缝纫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监邱卫民补充道。

        邱卫民还详细阐述了其关于检测方法可能存在误区的观点。他以噪声测试为例,国内企业目前一直沿用的是日本的测试方法,而德国采用的是国际标准规定的声功率级的测试方法,更为准确。此外,目前国内企业线张力测试多在静态的环境下进行,而德、日企业都是在带有部分负载的情况下进行,这对于整个缝纫性能的改进有很大作用。邱卫民说:“国内企业普遍忽视对产品不同环境的测试,比如油管,在南方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会膨胀,而在北方,则可能会因为气温过低而导致硬化、断裂。胶水也是这样。另外,还有出口产品需长时间海上运输,耐腐蚀性的测试也非常有必要。”

        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健认为,国产电脑平缝机与国外电脑平缝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电脑控制系统上。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秦仓法称,过去几年国产电控系统只为了满足基本需求而设计,比如三自动功能,而对于能直接体现缝纫性能的启动速度、停针速度、过厚能力等则关注很少。“这是接下来电控系统制造企业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秦仓法说。

     “差距”背后

        产品质量取决于产品生产流程。尽管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零部件采购渠道上已基本趋同,国内企业在采购之初,也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质量检查,但仅仅是最初,是不够的。日经BP社曾发表一篇《制造业中,中国绝对战胜不了日本之处》的文章,指出 “中国制造的品质有一种是绝对赶不上日本的,就是‘特殊工序的品质’”。“特殊工序的品质”即制造工艺、经验以及具有高度责任心的熟练工人。

        虽然,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势头不错,但形成规模顶多就十来年的历史,产品制造经验尚浅。罗一明说:“电脑平缝机综合力矩要解决,很难,因为这是制造工艺的问题,而它又是国内缝纫机质量稳定性的掣肘所在。为什么经销商不愿意卖国产机器,因为烦,比如很多螺丝也没有拧紧,而这又与装配工人的素质和责任心有关。”侯英国称,如果让一台国产电脑平缝机急启、急停运转20多小时,螺钉就松了,需要更换。他认为,关键零部件的耐用性与热处理工艺密切相关,而这又是制造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邱卫民将随身携带的一本飞马零件及装配工艺书摊开摆在与会专家面前说:“如此细化的零件工艺,谁能做到?在飞马,即便是临时招聘的钟点工也能装配出相同质量的缝纫机。工艺细化到零件受力位置、大小、方向,以及对机器产生的影响,都有详尽描述。”

        生产流程又与社会环境不无关系。在产能过剩的时代,企业既要努力开发新产品,又要进行残酷的成本竞争。长期的价格战使得企业普遍在剃刀边缘求活,无力进行技术创新和品质改进。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谋取暴利,甚至不惜偷工减料、仿冒名牌。国家缝纫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王伟刚指出,目前行业标准与市场存在严重脱节,行业标准制定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用户代表,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他还提到,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企业基本不做非常规试验,比如500小时的耐久性试验,能发现很多隐含的质量问题。另外,企业的文化对于产品品质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员工的质量意识、员工的凝聚力、员工的技术素养都会反映到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对产品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行业企业目前都面临熟练工人严重不足的问题。

         赶超尚待时日

        上述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许只是露出水面的冰棱。对于国产电脑平缝机与日、德电脑平缝机的差距,代表们一致认为:要赶上乃至超越国外同行,还需一定时日。

        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高级顾问雷杰在作总结发言时说:“强国梦,我们梦了很久,只是之前一直不知从何下手。现在,我们已经基本明确问题症结所在,并能实实在在做出一些实验数据,谈赶超就有意义了。如果走得好,接下来五年我们有可能会实现梦想,但如果走不好,恐怕还得再加五年。”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与政府或协会的政策引导、企业的执行力息息相关。因此,政府或协会、企业在提高品质方面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企业作为“质量强国”的实施的主体,首先必须从管理入手,借助精细的质量管理制度,强化员工质量意识,形成生产卓越品质名牌产品的企业文化,对产品流程加强过程控制,利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对质量进行监控。其次,要培养高素质的科研、管理、技工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任用机制,建立高效的科研机制,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品质。第三,要把握技术创新,时刻使企业掌握行业最新前沿技术,贴近消费者,不断改进材料、工艺、造型,提高造假成本,并且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