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虹打响维权战
中国缝制机械行业自进入高速发展期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商标侵权、专利侵权、假冒等现象也如影随形。正所谓树大招风,作为工缝电机领域的老大,中山市天虹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近日也成为商标纠纷的主角。
成立于1991年的天虹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工业缝纫机电机制造厂商之一,年产销量过百万台。公司现有产品DOL、YSL、YC、YU、YS等九大系列四十多个型号,远销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众多品牌缝纫机指定为配套产品,深受用户的信赖和赞誉。
2009年6月初,天虹公司从客户处得到确切消息:中山市华朗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涉嫌生产、出售其注册的“YUASA”商标工缝电机。之前,该公司就曾有过类似的行为,但苦于没有确凿证据,天虹公司不敢冒然行动。得知这一消息后,天虹公司立马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暗访调查,了解到华朗公司确实正在擅自使用“YUASA”商标生产工缝电机,且其出售价格远远低于天虹产品的市场价格。据悉,该批电机为一名叫“HENDRA.S”的印尼人委托华朗公司生产,“YUASA”商标由该印尼人提供,随后华朗公司仿制了“YUASA”商标,将其钉在了自己生产的电机上。
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天虹公司依法向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反映了上述问题,并请求其依法制止华朗公司的侵权行为。2009年6月18日,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检查支队依法对华朗公司的经营场所进行了检查。经清点,现场共有标示“YUASA”商标的工缝电机2234台,标识30个。因华朗公司无任何关于“YUASA”商标的合法授权使用证明,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检查支队扣押了上述产品及标识,并表示将对此事予以进一步调查、核实。
博弈
然而,商标维权之路并不平坦。2009年7月10日,华朗公司法定代表人关国权在工商执法人员问话的笔录证实,华朗公司准备生产“YUASA”电机2500台,总价值为31250美元,现已生产2234台,生产成本为每台89.22元。但截至2009年7月21日,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检查支队并未对华朗公司严重侵权行为作出任何行政处罚决定。当日,天虹公司向该经济检查支队发函,恳请相关部门尽快作出决定。三日后,广东省缝制设备商会就此事发函至该经济检查支队,希望其证实情况并予以回复。直至2009年9月16日,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检查支队才予以回复,称正对该投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2009年12月7日,天虹公司委托律师事务所根据本案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出具了《关于中山市华朗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关国权涉嫌冒注册商标一案的法律意见》,并发送给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10年1月初,天虹公司再次向该经济检查支队了解案件进展情况时,被告知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已就华朗公司假冒注册商标一事作出了行政处罚告知书。
我国相关刑法规定,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将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华朗公司假冒注册商标的非法经营数额已达到300000元,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故天虹公司的法律顾问马律师多次向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检查支队反映该情况,并请求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将华朗公司、关国权涉嫌假冒注册商标一案移送给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由检察院依法追究华朗公司及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检查支队回复称,正与公安机关、检察院协调移送案件的过程中,天虹公司须再等待通知,至今仍未向天虹公司作出明确答复。
从行业以往发生的类似案件来看,历程多旷日持久。有些即便法院做出了判决,行政部门有异议或有新的证据,仍可以不采纳法院的判决。“天虹公司经过多年呕心沥血的努力才在竞争激励的工缝电机市场站稳脚跟,这次维权行动即使所需时日再长、花费成本再高,我们也将坚决执行,打击一切侵犯我公司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天虹公司法律顾问马律师如是说。
心得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商标对于企业来说,就像出征打仗时的粮草。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通过此次事情,向来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天虹公司分享了其关于保护商标权利、品牌形象及质量信誉方面的几点心得。
天虹公司认为,企业首先必须做好自身产品销售业务的数量、价格等方面信息的统计,以便发现企业销售业务的变化情况,查清销售业务变化的真实原因。其次,要定期向老客户进行回访工作,了解客户的需求,及时、详尽记录客户反映的情况,以便发现竞争企业的侵权行为。多做市场调查,了解竞争企业的产品情况,也是防患于未然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企业有关工作人员还需多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以便更好地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来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道路上,天虹公司正以以先行者的姿态,勉力躬行,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