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用工荒”逼迫鞋企进行产业结构重构

         近来,“用工荒”的声音充斥着电视、网络,而这也预示着中国“人口红利”正在面临衰退。据统计,制鞋企业为此次“用工荒”的重灾区之一,目前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已处于停工状态。鞋企纷纷上调工资,调低学历、年龄等限制,并出台各种新员工的奖励政策,希望“用工荒”得以缓解。

        而通过对这次用工荒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用工荒”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的心理预期均得到提高,因此,高性价比的待遇才是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显然,沿海地区的鞋企还想以廉价的劳动力来压低产品成本,获得国际、国内竞争优势,显然是走不通了。而相比较而言。沿海发达地区唯有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利润率,才是根本的唯一出路。

     

    “用工荒”导致鞋企有单不敢接

        因富士康连跳引发的加薪连锁反应日前迅速在全国蔓延,各地方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涨幅均在10%以上。对于这股“加薪潮”很多企业表示担忧,同时,这也昭示着廉价劳力时代的结束,在劳动密集型鞋产业中,这股“加薪潮”带来很大冲击,一部分实力不济的鞋企或将遭淘汰,另一部分则可能借此机会实现重获新生。那么,如此不确定背景下鞋企何去何从?

        鞋企应进行技术升级吸引人才

        泉州市鞋业商会副会长、福建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说,去年泉州鞋业总体平稳发展,总产值估计超过700亿元。其中内销市场发展稳定,特别是安踏、特步、匹克、361°等品牌企业有较大的增长。但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上升以及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泉州鞋业的外贸订单有所减少。

        他说,企业仍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投入先进生产设备,采用先进的鞋材用料,在款式、鞋材等方面赶超国外先进水平,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有关方面需要给予鞋业企业更多的资金,在生产环境建设、生产设备更新、员工的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企业逐步实现品牌国际化,引导企业走专业化协作道路。

        另外,有关方面需重视海外营销,鼓励上市公司收购国外成熟销售网络,创建国外的销售渠道,打造出一支拥有外贸经验的人才队伍并有效把握东盟市场机遇,选择在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

[1] [2] 
  • 相关阅读
    1. 从开放引领走向创新引领:‘十四五’上海发展理念转型思考
      工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顺风车,你搭上了吗?
      疫情引发服装消费和产业发展新变化,服装行业如何把握发展主动性
      2020年中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0服装行业发展趋势!这6大爆点你抓到了吗?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