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朋雅美与自动裁床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因为生产升级的需要,上海朋雅美时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朋雅美)在2009年年底给裁剪车间添置了3台定制的全自动裁床。朋雅美在外贸服饰制造领域扎根多年,并做出成绩。已经成规模企业的朋雅美,对全自动裁床相见恨晚。将这一先进设备引入生产已经数月,从裁剪车间主任丁先生赞扬全自动裁床在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态度看,朋雅美在与自动裁床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中尝到了甜头。

       自动裁剪进行中

        在上海闵行区浦江镇苏召路东侧,是朋雅美的新工厂。其生产主楼的四楼是裁剪车间,整个车间分成两大区域,一是裁剪工作区,一是面料堆放区。在裁剪工作区内,安放着几个月前从和鹰定制的两台全自动裁床,它的一头连接着与之配套的同品牌拉布机。除自动裁床外,还有几台悬臂式裁剪刀(俗称龙门刀)放置在旁边。


        笔者走进裁剪车间时,一些工人正在整理刚刚由裁床裁切好的面料裁片。平摊在裁床上的是两匹并排放置的宽约1米的面料。这些面料带红色点状花纹,裁切出来的布片呈长条形,两头有一定的弧度。工人们将裁切好的面料沿着裁割时的边缘从整片面料中挖取出来。“这种布片相对较小,以前靠人工用电剪刀或者龙门刀来裁切时,工人们很难把握好力度和角度,只能小心翼翼地裁。这样一来,速度就会放慢,生产效率也就会受到限制。”一位操作人员指出过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也对自动裁床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表示了肯定,“布片边缘平整,每个裁片大小一致,尤其是弧度处的裁切很到位。单从这个方面看,这台自动裁床具有明显的优势。”

        裁切好的布片被转移到另一侧的工作台上,有工人对其进行“验光”、捆扎。自动裁床的操作人员又开始将铺布机台上的其它面料拉到裁床台板上。在开始裁剪之前,操作人员爬到台板上将面料平摊整齐,然后覆盖上一层薄膜。“在裁剪过程中,裁好的部分有薄膜进行自动覆盖,减少空气泄露,以避免因漏气造成的裁剪偏差,保证裁剪精度。”操作人员边操作边对笔者说。裁刀移动的轨迹在机身一侧的计算机显示屏上动态显示出来,方便操作人员实时监控裁刀的运动情况。机头带有红外线对位装置,以方便裁刀精确下刀。很快,两块面料都被裁剪完毕。“很方便,不仅速度快,裁剪出来的效果也很理想。”站在笔者身边的丁先生指着已经完成的裁片说道。

        不可或缺

        对于朋雅美来说,自动裁床或许正在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生产装备。

        这家成立于1994年的服装企业从进出口贸易起家,逐步发展成为一家与日本、欧美的服装知名品牌合作的外贸加工型纺织服装企业,主要生产女装(如针织T恤)、男装(如圆领衫)、运动休闲装。据悉,在2010年里,朋雅美约有1400万件的生产订单计划。其衣片的缝纫有70%是外发加工完成,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衣服都是在朋雅美的生产车间内缝制,但所有衣服的裁片都是由朋雅美这边裁切完成后才外发到各个加工企业进行缝纫。

        “朋雅美的生产一直没有停过,工人们周末也难得有休息。上海这边的工厂对生产抓得都比较紧,在缺乏成本优势的当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和优良的产品品质完成订单,就能通过‘跑量’创造利润。所以企业对产量、品质比较重视。”同行的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凭借较强的接单能力,朋雅美也有稳定的一手订单。


        在没有引入自动裁床之前,朋雅美一直使用悬臂式裁剪设备(龙门刀)、电剪刀等裁剪工具进行裁剪,随着订单的增多以及订单对服装品质要求的提高,这些裁剪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能够有优于人工裁剪时的裁片品质,有大于人工裁剪时的生产产量,是朋雅美购买、使用裁床的最主要目的。

        “之前,工厂里有16个工人操作龙门刀和电剪刀进行裁剪,现在安排3个人操作2台裁床,再安排8个工人拉布,能省下人工。操作全自动裁床,工人也不像原来那样费体力。”据丁先生介绍,在省人的情况下,产量还在增加。“工厂目前日产量约为18 000件衣服,上个月完成了60万套服装的生产。现在使用全自动裁床,每天可以比原来多生产五六千件衣服。”丁先生对使用全自动裁床前后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对比。“这台裁床能裁切层高为11厘米的多层面料,但是客户有规定真空吸附后的下料高度要控制在9厘米以内。不然每次还可以多裁点。”在工作人员的“抱怨”中,是朋雅美对提高产量的追求。

         让朋雅美对全自动裁床一见倾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朋雅美还可以通过使用自动裁床实现龙门刀、电剪刀无法实现的效果。“比如在布面上留三角,或者打刀眼,通过裁床进行作业时,可以对其范围和深浅程度进行调整,这是人工不好把握的。而人工不可以实现的一个功能就是,对面料的尺寸进行平均缩放。比如以前的某个尺寸为1.6米,现在缩放到1.58米,正好有4个裁片,就可以平均缩放0.005米,整体节约0.02米。”丁先生举例说明。

        通过几个月的使用,朋雅美已经完全尝到自动裁床在提高产量、提升品质方面带来的甜头。

     

        朋雅美使用的自动裁床,由和鹰根据朋雅美的生产要求,在常规机型基础上加长了的机台尺寸。虽然朋雅美通常情况下最多裁剪宽为2.2米的面料,但供应商也将机台的最大宽度定在2.3米,已备工厂不时之需。

        尽管朋雅美使用自动裁床只有几个月,但工作人员已经能够熟练操作。原来,供应商专门为其安排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培训,以指导这些第一次接触裁床的使用者用好设备。这些操作者原来就是裁剪车间里的裁剪工人,对裁剪工艺都了解。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员工也掌握了部分使用规律,比如根据面料的情况来调整裁剪速度,“如果是比较紧的面料,比如汗衫布就稍微放慢裁剪速度,而质地较松面料如网眼布、拉毛绒布就放快裁剪速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引进的和鹰自动裁床在朋雅美的车间内运转良好。“目前,这两台裁床每天运转12小时到14小时不等,每天一早加油进行维护。几个月下来,除了换刀片之外,性能方面暂时还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丁先生这样告诉笔者。对比笔者走访过的工厂,朋雅美还不算超负荷地使用裁床。由于是新设备,朋雅美方面表示,自动裁床的性能优劣还有待时间检验。“可能是不习惯,感觉自动裁床工作时的声响比以前使用龙门刀、电剪刀时大多了。”一位操作人员希望供应商能够想办法降低设备噪声。

        据悉,朋雅美所用和鹰自动裁床的面料适应性还可以。“我们不同质地的面料都用这台裁床裁,包括一些有粘衬的面料。我们没有尝试过自动裁床的自动对条对格功能,所以在裁切某些花纹的面料时,还是会使用龙门刀,在自动裁床不适用的时候就由它们代替一下。”丁先生还补充说明,“生产有严格要求,面料是不能浪费的,最好100%完全投入到生产中,所以也不敢轻易尝试,还是使用以往的经验来处理。”

        在车间现场,笔者还发现朋雅美裁剪车间里的铺布机使用的频率并不高,大多面料还是通过人工拉布。“他们的铺布机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拉布环节的工人数量还比较多。”同行的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据了解,其生产所用的面料以棉针织面料为主,梭织面料为辅。大多针织面料为素色,少量梭织面料为条状或者点状花纹。“这些面料的门幅并不宽,而铺布机与自动裁床宽度基本一直,使用它的话感觉大材小用,人工铺一下就可以了。”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

        原因可能不仅如此。在裁剪车间的面料堆放区,有许多面料松散成团,被装在一个个透明的塑料袋子里存放于架子上,而不是常见的卷筒放置或坯布放置。这些面料是由朋雅美下属的面料制造厂生产,送来后就这样堆放起来。这意味着,面料在被送上铺布机之前,工人们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整理成团的布。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