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后危机时代:零供双方迎来共赢新契机

      对话嘉宾

      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

      深圳市粉蓝衣橱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飞跃

      台湾日胜生集团京站时尚广场副总经理许千慧

      7月9日,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暨2010深圳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开幕第二天,“BBLLUUEE粉蓝衣橱”中国百货业(深圳)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以更好地促进深圳女装品牌和百货店之间的对接、更好地促进深圳女装品牌与百货店之间的优势共赢为宗旨的中国百货业(深圳)论坛,今年已是第四次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百货零售与时尚品牌的优势共赢”,论坛由中国服饰报社和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协办。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哈尔滨、长春、石家庄、武汉、呼和浩特等全国各重要商业城市的100多家百货店的经理人、招商采购经理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为“品牌战略与营销创新———中国百货业的品牌化生存之道”的演讲;台湾日胜生集团京站时尚广场副总经理许千慧结合京站时尚广场自身的经营思路和理念,分析了台湾百货业当前在品牌营销、商品组合等方面的一些最新经营思路;作为品牌供应商代表的深圳市粉蓝衣橱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飞跃,则就深圳女装行业在后危机时代出现的一些新市场变化及新发展动向进行了分析。

      零售商与品牌商如何更好地实现共赢这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后危机时代,其更凸显出新价值。

      正如主办方负责人所说,当前无论是优秀百货店品牌调整力度的空前加速,还是新兴商业地产加入对优秀服装品牌资源的争夺,都使各百货店越来越感觉到必须更好地联手国内一批优秀服装品牌,寻求共赢,才能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

      事实上,不少百货店都已经感受到,经营国际大牌虽然有利于品牌形象提升,但利润空间却有限。真正能给百货店带来整体利润提升的,还是要依靠本土的一批优秀品牌,尤其是女装品牌。

      危机使深圳女装步入整合分化期

      李飞跃:1995年至1999年是深圳女装品牌创业的最高峰期。很多著名品牌都是在那个时间里相继成立的。这一时期创立的品牌也组成了深圳女装今天的坚实基础,它们如今还在持续稳定发展。

      2000年—2004年是深圳女装品牌的发展转型期。创业高峰期过后,大量的深圳女装品牌其实还停留在模糊的批发市场阶段,包括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很多高端品牌都是从批发市场起步的,少数学习能力很强的品牌完成原始积累以后开始向中高端品牌转型。

      自2005年开始,全国进入了产业转型阶段,而产业转型是从深圳开始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深圳女装再也出现不了创业高峰,深圳女装发展的良机一去不复返,这时候进入深圳女装的整合分化期。这一阶段体现出两个典型的特征:一是新品牌的创业急剧减少,能在这个时期成功的品牌一定具有生命力;二是品牌消失与品牌壮大共存,学习能力强的品牌稳步成长,并且开始多元化、多品牌发展,停步不前的品牌快速被市场遗忘。前十年创立的深圳女装品牌,在这个阶段有30%甚至更多逐渐淡出市场或者倒闭。我经常听到百货业同行问我一句话,为什么有那么多深圳品牌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倒下?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从目前看,能立住脚的深圳女装品牌企业有三种:一是服装加工企业老板转型创品牌;二是女装设计师独立创品牌;三是2000年以后开始出现的懂服装营销的职业经理人创品牌。

      随着深圳女装品牌的逐渐成熟,这个行业目前已经沉淀了一批综合性的人才。设计师如果懂管理、懂营销,会很容易成功,服装营销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或服装代理商如果懂设计、懂管理,发展的速度会更快。

      零售与品牌商共同面临新竞争态势

      李光斗: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的发展主要依靠了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的优势,但下一个30年,中国赖以增长的要素将全都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走高,以上海的人口模型为例,10年后上海每3个人里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20年后,上海每2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老人。消耗能源的增长方式将一去不复返,深圳、广州等制造大户都在转型,中国制造业将进入高成本时代,传统的价格战将无法为继。因此,提升中国的品牌能力将成为出路。

      我一直在问一个问题,服装行业的本质是什么?很多人说是面料,因为国内的面料不如意大利,不如韩国。但我总结,服装行业的本质就两个字———时尚。中国不缺品牌,但缺时尚的品牌。很多国外品牌虽然是老品牌,但进入中国销售火爆,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品牌很会做时尚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是一个快时尚的时代,消费变化的速度惊人。现在的流行已经不是按季节流行了,甚至是按天流行。当很多服装品牌都还是一年开两次订货会的时候,ZARA恨不得每周都开订货会。它每年有1.2万款的服装上架,而这1.2万款是从4万款服装中挑选出来的。

      李飞跃:经过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后,深圳女装品牌开始出现新的特征。品牌商也好,百货业也好,最关心的是消费者怎么变。我们在改变,消费者也在改变。2008年以前的消费者面对品牌是盲目的,如今消费者面对服装品牌的消费已呈现出一种理性而务实的心态。现在消费者对服装品牌的忠诚度越来越低,服装品牌的消费转向实用、时尚和品牌相结合的阶段。

      许千慧:过去百货店的楼层业态分布是以年龄为标准的,大家需要什么东西就直接去所在的楼层;现在百货是一种生活形态,生活形态需要满足“五感”。过去大家进百货店是因为需要某种东西;现在进百货店是一种炫耀,表达与众不同的感觉。百货业是一个非常时尚的产业,不会卖老的东西,所有新商品的开发都是从新鲜感提案开始的。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