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对外贸易现状:为何无规模附加值低
中国的服装分为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两大类。中国的服装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第一: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以及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但是,对于中国服装的对外贸易现状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就是:中国人造一亿条裤子换欧洲的一架飞机。这是目前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差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服装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我国服装行业既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中国从服装大国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
一、中国外贸服装的现状
(一)我国服装行业品牌没有规模
近年来,我国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然不断加强,但中国服装行业目前还只有有限的几个中国驰名商标,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中国服装行业最为成熟和稍微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当属男装和羽绒服,比如杉杉、雅戈尔、七匹狼、波司登、美特斯邦威等知名品牌,集中了好几家上市公司,他们品牌实力较强,规模和竞争力都处于服装行业前列。但是总体来说,盈利能力还是太低。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
(二)我国服装设计水平低
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低,主要体现在设计水平低。我国服装在服装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模仿、抄袭,国内一般品牌抄袭国内大品牌,国内大品牌抄袭国外品牌,中国服装行业抄袭成风。这也是中国时装界的最大悲哀。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培育国际品牌和养活国外设计师的尴尬真相。国内许多大规模的服装企业,实际上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其生产能力相对较强,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服装设计水平低是我国服装国际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
(三)我国服装产品附加值低
中国外贸服装总体来说在世界上还是占有很重分量的,这种分量完全是指“量”的堆积,而在“质”的层面上还远远不够。也就是说我国外贸服装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主要体现在我国服装行业是较低的技术门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情况下制造出低廉的商品,而且我国服装很多行业还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所以,几乎没有附加值。
(四)我国服装市场销售网络
由于服装的设计能力不足,<优麦电子商务论文>也就限制了我国服装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鸿星尔克副总裁鲁小虎指出,中国目前的服装品牌与国外先进品牌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于供应链的区别。“我们很多品牌开店的数量吓你一跳,6000家,甚至目标是1万家,但是实际上这样一个目标是不能长久生存的。品牌竞争不是靠店的面积来取胜,真正的取胜还是靠供应链,整合全球最大的制造供应链,以及发展越来越强的物流供应链。”我国服装行业在营销的技术方面和服务增值的方法方面比较欠缺。
二、发展中国外贸服装的策略
(一)创建品牌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产品附加值的总称,是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体,它涵盖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市场定位、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特征。创建自主品牌是服装行业走向全球增值链高端的必由之路。服装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创新和产品质量,在品牌定位同时做好消费者定位,把以满足消费者组要程度为中心的理念渗透到从产品设计到生产、销售,再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在于以细节体现品质,以文化体现内涵,在于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的使用价值。以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提高我国服装的国际竞争力。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