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机电市场之不良现状
选购DIY产品,最让用户迷惑的或许就是产品价格的不统一,我们会发现网上以及厂商官网的产品报价和中关村的价格有些出入。其实有些产品价格变动时属于正常范畴,比如某品牌机箱由于走俏导致市场缺货或者是限量版发布导致市场货源奇少,这时产品价格出现调高也属正常。可笔者在走访中关村一些品牌DIY产品店后发现,除了上述情况以外,同品牌同型号的机电产品也存在价格“打架”的情况。
分级代理价格缺少管理机制
每家机电产品的厂商在中关村都设有自己产品总代理商,也有的被称之为区域总代理。这些总代理从厂商那里直接拿货,价格不需要经过第三方,所以这个环节价格只有厂商和代理商了解。有些机电厂商要求中关村的代理必须是店面售货,所以这些产品的价格一般不会变化太大。
而有些厂商的总代理就没有这么忠诚,总代理会将产品再次分给市场上多个分代理,虽然也要求这些分代理在产品价格上必须保持统一,但由于缺乏有效机制管理和行业竞争缘故,分代理会再次把产品转给市场上更多的散柜台。这时厂商已经彻底丧失了对散柜台上产品的价格监督和指导能力,导致用户在中关村里发现有些机电产品的价格差距悬殊。
众所周知,攒机是个复杂活,需要的配件也较多,用户或许能做到对机电产品价格心里有谱,可在其他硬件的价格上或许就是盲区了。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上述的价格迷阵我们或许能加以防备。
新品为何“姗姗来迟”?
众所周知,DIY产品的升级和更新速度一般都很快,在中关村市场上每天都可以看见不同款式的DIY产品。产品的升级和更新自然满足了用户猎奇心理的需要,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遭遇厂商发布新品都已经N多天了,媒体也发布了相应新闻,可你在市场上就是寻不见该产品的踪迹。对于市场上新品上货推迟的原因,笔者在对两位通过两位机箱代理商了解到:
物流耗时推迟新品到货
中关村某机电产品的代理商柯民(音)告诉笔者,由于大部分机电产品的生产线都在广东沿海地区,出于节省成本考虑他们一般选择下订单走铁路和水运货物,这样一来新品在运输时间上花费较多。而媒体拿到的新品一般都是厂家直接通过快递或者空运送来的所以时间较短也更快捷。
重外销忽视国内市场
姚女士在中关村做某机箱的代理有两三年之久,她告诉笔者,每年的3、4月份是厂家大量走外单的季节。这时厂商将注意力集中放在产品出口市场上。有新品推出大多数也是直接出口外销,这导致了国内市场新品的缺货。同时姚女士告诉笔者由于代理商们大多数选择批量网销,因此新品到货就直接批量出去了,这也是导致在中关村市场上新品货源较少的原因之一。
用工荒是新品推迟到货的关键所在
近段时间,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导致多家机电厂家遭遇了减产甚至停产,对一些代工产品较多的厂家来讲尤为严重。一边是厂商为了抢夺市场而抢先发布新品的消息络绎不绝,一边却是因“用工荒”无法按时交货而导致新品久久不能在市场露面的窘境。几家代理商在和笔者的交谈中都谈到,新品的推迟到货对商家的信誉影响很大。许多用户以为在网上看到了某品牌的新品发布就认为市场上已经到货,结果一来市场发现根本没有这款新品,而代理商们也无法给出具体的到货时间,几番折腾后用户自然会考虑选择其他品牌的产品,最终导致厂商的信誉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