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不是舶来品 中国服装品牌如何赢未来
西门子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说:“我们绝不为了短期利益而出卖未来”——我们不妨把这当作我们打造本土品牌的一个原则
中国离真正的“品牌时代”有多远?
我们许多企业,喜欢把“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等字样挂在墙上。而心中有没有这些概念就很难说了。
到访宁波的人,有机会一定要看一看宁波的灵桥。对于宁波人来说,灵桥是一座母亲桥、家乡桥,承载了许多故事。
灵桥建在奉化江上。最早的奉化江桥始于唐代,不过,一直到民国初年,江桥都是浮桥,一有洪灾,就会垮掉。现在的灵桥于1936年建成,由德国西门子承建,当初设计使用寿命是60年。几十年的沧桑,经过抗日战争和内战中的多次轰炸,桥的主体结构依然完好无损。承建方对待承建的工程可以说一丝不苟,不但使用的钢材全部从德国进口,桥的设计也非常具有预见性,预留了各种管道,果然,后来架设煤气管道和铺设电话线时就用上了这些预留的管道。
到了1995年,也就是设计年限60年到期之前,西门子集团的桥梁专家如期来到宁波,给灵桥体检,专家检查完后表示:该桥至少还可以使用20年以上。
西门子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说:“我们绝不为了短期利益而出卖未来。”
“品牌”不是舶来品
我们知道,“品牌”是产生于自由市场经济下的概念。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中国大地上,市场经济中断了几十年,而这几十年,正是世界品牌飞速发展的时期,所以,我们不用抱怨为什么中国没有世界级的品牌。
传统上,中国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重农轻商,中国最早的品牌,多是一些服务品牌,或者商号。清末民初,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兴起,几乎没有借助任何外力,中国产生了自己的品牌。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这几句话反映了当时北京所谓上流社会的奢侈品消费。其中的马聚源帽店,创立于1811年,比盛锡福还要早整整100年。当时马聚源的帽子是上流社会人物追求和炫耀的时髦高档“奢侈”品。
马聚源十几岁时到花市附近的一家成衣铺学徒,刚一年,成衣铺就倒闭了,掌柜将他送到东三里河一家帽子作坊做学徒,学徒期满后,马聚源又帮助东家干了两年,才离开帽子作坊自己去创业。
帽店除给官府做缨帽(官帽)外,还有就是闻名全城的缎小帽。制作缎小帽的缎子专门从南京正源兴绸缎庄进货,别家一概不用,马聚源用的是其中最好的元素缎。元素缎制作的帽子,戴到什么时候都不出油,光亮好看。其生产工艺也极讲究,制作帽胎是吃功夫的地方,工人先将胎坯放在木模上,刷上浆子,然后用烧得通红的烙铁熨烫。熨烫时,边熨烫边冒火。但帽胎不会烧着,只是将帽胎熨烫成黄色鼓挺,用手轻轻按下,起手时帽胎自动鼓起来,帽胎既有弹性,又有韧性,这是马聚源帽店独创的制作工艺。
只要有了合适的土壤,中国本土品牌不难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