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织服装产业链集成创新:夕阳产业再生朝阳活力

      一提起纺织服装业,许多人就将它与“夕阳产业”联系起来。但在福建许多企业家看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纺织服装业的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

      我国服装产业出口在世界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种种挑战。记者了解到,内外交困下,福建许多纺织服装企业正在谋求转型升级之路,有些企业已付诸行动。

      在福建省泉州江南高新园区,格莱德正在购买设备,要新增50条流水线,采用纳米抗菌高科技技术融入流水线生产。另外,还引进日本内衣生产线,购买国外打版机、数控裁床、剪板机、各种检测设备共计50套。相隔不远的超越服饰,则为新增22条服装生产线而忙着购买进口设备,投产后,可达到年产服装1000万件(套)。

      在石狮市宝盖科技园,威兰西正在扩大改建原服装生产线,改造项目完成后达到年产男女服装1000万件(套)的生产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最大女装生产基地。

      现状:纺织服装业仍处供应链低端

      “在众多的产业门类中,纺织产业链是单一产业链条最长、就业最多的行业,从原料一直延伸到最终消费市场,而且产品种类多,棉、毛、丝、麻等各种原料产品都有。近些年,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世界第一的位置依然稳固,但行业发展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以数量增长型为主要特征的粗放模式。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问题日渐突出。产业链条不稳定、产业链结构不合理、创造的附加值低、服务与配套不完备,传统的粗放发展方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于是,优化产业链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行业共性难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在出席2010纺织服装产业链技术创新大会时说。

      “当前,我们有一个共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仍然处于供应链的低端。”孙瑞哲对此感到一丝的担忧,“事实上,就纵向产业链而言,我国纺织服装各部分发展不平衡,其中的生产加工环节优势较为明显,而在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能力相对薄弱。”

      此外,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还面临着种种困难,在管理上,家族式管理导致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在当今国际市场上,纺织服装企业和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强调对品牌的塑造,但目前许多企业以贴牌生产为主;在融资上,中小纺织服装企业融资无门。

      导向:市场和消费的有效需求

      纺织服装供应链,从纺纱织布到零售终端,终极目标还是落在了市场的身上。因此,作为供应链上的一环——市场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客观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一些消费者迫于形势会少花钱,消费会逐渐趋于理性。”孙瑞哲表示。

      消费趋于理性后,消费者自然会逐渐抛弃以往那种“一掷千金”的豪气,而趋于选择适合自己、能真正满足需求的商品。

      据孙瑞哲介绍,我国居民的衣着支出占收入比重与收入水平并不成正比,即居民在衣着方面消费的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目前,国内一线城市市场接近成熟饱和,二三线城市市场成为纺织服装业新的市场增长点。而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居民,其消费能力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所以很多的国外品牌也大举进入我国二三线城市。此外,我国潜在的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也将被逐步释放。

      “到2030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市场容量将以平均每年至少10%的速度增长。而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城镇化率的上升,则会相应带来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改变。”

      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一个生产产品的行业,无论你在整个供应链条上的掌控能力如何,其产品的最终流向还是消费者。因此,把市场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作为供应链条上的一个价值导向,让这种“有效需求”的价值导向成为企业掌握运作供应链条的“有效参照系”,无疑是最具现实意义的。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印度新冠确诊超600万,大量纺织订单转到中国
      纺织业上半年业绩已凉凉,下半年还能“像样”点吗?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