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压力齐施零利存活 珠三角纺企后危机时代遭遇的“严冬”

       成本、政策压力齐施 企业“薄利润”、“零利润”存活

      如果说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的外贸企业而言是难耐的“严冬”,那么现在对它们来说春天似乎仍然有些遥远。原材料成本大幅提升、用工成本增加、汇率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多重压力的叠加,让不少外贸企业措手不及。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内迁,转型升级,还是转内销?每一条路似乎都不好走。

      “现在大家都说经济回暖了,中国已经率先复苏,其实我们很困惑。”嘉顺针织厂副总经理林小宁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我们觉得2008、2009年的日子最好过的。当时买原材料很便宜,我们的订单没有受影响,工人也比较稳定,但今年的情况比我们面对金融危机时更困难、更严重。”

      真实的故事似乎有些不符合人们的想像。坐在写字楼里,通过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似乎很容易得出判断:伴随着经济回暖,外贸企业的形势也会出现相应的好转。但记者在珠三角一带调研更直观的感受是,大量闲置厂房仍在空置的状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状况还比较少见。

      原材料成本大幅提升、用工成本增加、汇率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多重压力的叠加,让不少外贸企业措手不及。“金融风暴时,我们采取一个应对措施——扩容。因为当时原材料的成本都在下降,我们采取扩容就可以把成本降下来,比较容易处理。而现在问题很多,就不知道怎么搞了。”林小宁说。 

      有订单不敢接

      “考虑到今年的经济形势、劳动力成本涨得很厉害,还有外围市场因素的波动,让我们不敢无限制地去接单。”——嘉顺针织厂营运总监陈铭

      订单,决定着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运营状态。然而,不少外贸企业面临的尴尬境遇是,面对众多的不确定因素,企业往往有订单也不敢接。保守接单,成了企业一致的举动。

      嘉顺针织厂是一家产品100%出口欧美的企业,其中对欧洲出口占65%,对美国占25%,日本、澳大利亚等占10%。陈铭向记者介绍,目前订单比去年同期大概增加了35%左右,但今年他们都不争取提前拿单。“同行也是这样,有些单子接下来是要赔本的。”

      出口企业从接到订单开始直至最终交货一般有几个月不等的周期。在这几个月内,成本波动就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拿嘉顺针织厂来说,从打版开始到出口共有6、7个月的周期,这中间就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往往签约时看似有利润的订单,到最终交货时已经没有了利润空间。林小宁说,今年开年时,企业本来很乐观的,但突然发现招工很难,工资上涨地也很厉害。但很多订单很早已经确定了,中间的损失就只能企业承担。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情况,记者在珠三角一带按照机电、纺织、轻工工艺品等出口大类,分别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企业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后危机时代却有更强烈危机感的企业,不止一家。

      从事家具出口多年的港资企业东莞英记夹万家私有限公司,今年的日子同样不比去年好过。其负责人吕德新对记者说,从金融海啸开始,家具行业就遇到很大的困难。“去年我们还有订单,虽然订单的价格比较低,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也比较低,所以情况还好。”

      作为夹在产业链中游的生产企业,一方面对原材料上涨没有议价能力,一方面也很难对下游客户提出涨价要求。“今年我们仍用去年的原材料价格和工资水平作为成本报价,但是基本上每一种材料都涨价,最低工资也涨了20%。我们和客户沟通希望价格上调,最好的情况也只是涨1-2个百分点,大部分都不和我们谈判,所以现在有订单我们还要考虑接不接。” 吕德新说。

      原材料、人力成本双升

      “原材料价格涨得很厉害,现在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做,就要接受较高的原料价格;不做,就是关门。”——东莞英记夹万家私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德新

      作为针织厂负责人,林小宁对棉花价格变动十分敏感。去年以来,受棉花减产、出口大国暂停出口的影响,棉花价格一路上扬。今年以来,棉花价格更是不断刷新近十年来的历史高价,数据显示,年初时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在14000元/吨左右,到7月份,已经攀升到了18000元/吨。

      林小宁说,今年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棉花涨价,又接连导致棉纱、棉布等服装主要原料价格上涨。在企业收入来源没有太大改变的时候,支出部分却上升很多,企业利润被挤压得很厉害。

      木材占成本比重高达45%的家具企业在此轮木材价格上涨中所承担的压力也可想而知。吕德新介绍,其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占60-70%。而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增长幅度已经超过了15%。

      以钢铁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润丰金属塑胶有限公司,今年也没有躲过被铁矿石推高原材料价格所带来的压力。润丰经理叶振波说,2009年底去鞍钢买原材料,大概是203美金/吨,最高的时候曾经到过700美金/吨,现在也仍要560-580美金/吨。

      除了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外,人力成本更是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广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2010年初全市270家企业的专项调查显示,抽样企业给予新入职无技能员工的平均月薪为1215元,较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当期1050元,增长了165元,涨幅为15.6%。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