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伦:自动立体仓储初体验
自今年春节以来,黎声海就一直处于忙碌状态。作为广州市米克伦制衣有限公司的生产部长,他身兼多职,不仅要负责员工招聘、内部管理,还要负责相关生产设备的引进。其中,监督今年上马的自动立体仓储系统的安装、使用培训以及与相关软件的对接工作,是其当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去年10月,米克伦与上海威士机械有限公司签订自动立体仓储系统项目,总价为400多万元。在历时两个月的周密调研、反复论证后,该项目于去年12月底正式启动,今年2月9日安装完工,3月28日进入使用培训阶段,6月份正式投入运营。“由于此项目关系到公司的整个物流配送系统,且是初 次尝试,公司高层特别重视。”黎声海对笔者说。
慢性杀手
在服装行业,企业普遍承受着库存压力。企业越做越大,仓库也越建越大。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韩永生教授介绍,我国内衣行业的库存周转率为每两年周转一次,男装为一年周转一次,女装是一年周转两次,而ZARA等著名品牌的周转率为一年周转12次。库存,已成为众多服装企业加快发展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余年的黎声海对此也深有体会,他形象地把“库存”比喻为企业的“慢性杀手”。
成立于1996年的米克伦,近年来凭借优雅、简约、时尚的设计和对产品质量的重视,成为中国女裤行业的佼佼者。公司集研发、设计、销售为一体,拥有三个现代化工厂和一家专业洗水厂,现有员工1 800余名。据黎声海介绍,米克伦对先进设备的引进从来都是不惜成本的,但仓储物流的作业模式一直较为原始,这与中国仓储物流业总体水平落后有关。以仓储为例,在采用自动立体仓储系统前,米克伦全部采用人工扛、背或者用小车拖运的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现场管理也比较混乱。一到库存盘点时间,相关部门人员更是要全军出动,费时费力还常出差错。
去年9月,米克伦开始运作“VIFPA”(伊比莎)高端女装品牌,目前已在全国设立70家直营专卖店。时装生产工艺复杂,款式多,批量小,对快速时尚与快速反应的要求高。“‘VIFPA’目前每个季度设计的款式约有300~500款,每款所生产量约为500~1 500件。公司计划在6年内将直营专卖店发展至3 000家。这给我们的仓储物流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黎声海说。与此同时,劳动力紧缺造成用工成本大幅上升,也给米克伦带来不小挑战。
在双重压力下,米克伦决策者把以中央仓储为中心的物流配送体系重建提至企业战略层面。黎声海称,米克伦之所以能在时尚产业站稳脚跟,与决策层领先的理念分不开。米克伦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经济时代,服装企业实现供应链优化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信息透明化,打破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库存问题除了要加强商品企划与设计、尽可能地提高滚动预测准确率之外,还要加快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以适应市场变化,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是实现快速反应的前提。
从中央仓储入手
确定从中央仓储入手重建物流配送体系后,米克伦开始挑选承担此项重任的合作方,最终敲定了拥有丰富经验、先进技术和实惠价格的上海威士。在此之前,上海威士已先后承担了加拿大某洗衣工厂、新加坡ZERO SPOT LAUN DRY SERVICE PTE LTD等自动立体仓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在实施自动立体仓储项目前,米克伦的仓库面积为4 000平方米,员工20多名。根据厂房实际情况以及上装挂装、裤子叠装的要求,上海威士在一楼安装了一条长达380米的自动输送线,服装在经过锁眼、套结、钉扣、整烫等工序后自动输送至检验区域,合格产品被贴上RFID电子标签、挂牌,包装后自动输送至二楼。RFID是一种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被识别物体所携带信息的自动化提取与识别。目前,米克伦共准备了10万个RFID电子芯片,其中挂装芯片7万个、叠装芯片3万个。
二楼仓库分为叠装、挂装两大区域共计52个单元。为了提高场地利用率,上海威士将其设计成三层可储存空间,过道为一层高约为1.2米的踏板,出库时员工可同时兼顾三层的货物。产品进入二楼后,计算机系统会根据各识别器读取的信息进行分拣,按照指示进入相应区域。自动入库后,米克伦二楼信息部电脑中会实时显示出各品种服装的库存状态。由于自动出库系统造价成本太高,米克伦选择了半自动出库方式,即工作人员根据出库清单将产品从相应区域拿下来后,推入自动输送轨道,产品返回一楼,经检查、贴价格标签、打包后发货。整个流程简洁、快速、准确。
据黎声海介绍,米克伦采用“威士”自动立体仓储系统后,工作效率提高了30%,仓库面积由原来的4 000平方米减少至1 500平方米,人员减少了一半。“这只是最表面的功效,通过与库存管理软件的结合,盘活库存、激活现金流,让畅销产品第一时间到达店铺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个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黎声海补充道。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