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磁”:灵活向上
5月初,一些急需电脑控制箱的客户奔进位于杭州舟山东路的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主大楼,直上5楼。现在这一层楼,是“杭州励磁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励磁)”的办公、研发、生产区域。曾经的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工缝电机事业部已经从2009年8月开始以新的身份走入市场。
灵活面向市场
熟悉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的人都知道,这家具有27年发展历史的企业,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工业缝纫机、包装机械、纺织机械和造纸等行业所需的传感器和智能仪器仪表、生产过程自控装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制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服务。目前,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在工业缝纫机电控系统领域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改制为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下属的全资子公司之后,杭州励磁的业务和以前比变化不大。作为公司独立运营的杭州励磁,比之前的工缝电机事业部在市场化运作方面更趋灵活。
改制之后,企业运作更灵活。“如果要在工业缝纫机领域走得更远,需要以更便利的形式来与客户接洽,‘公司’这种形式是必要的。”杭州励磁现任总经理杞晓航说。杭州励磁的客户以民营企业为主,原来在国有体制下,工缝事业部与民营企业的运作方式难以达成一致,并且难以变通。受体制束缚,原来工缝事业部拓展市场的方法较为单一。
改制之后,企业业务范围更广阔。过去,工缝事业部配套的整机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台州。目前,杭州励磁除保留原来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外,逐渐向北方、中西部省份拓展。金融危机爆发后,杭州励磁为应对危机,继整机配套生产之后推出了旧设备的改装业务。该业务主要针对终端用户市场的普通平缝机改装业务,即将重机DDL-5550-6、8500、8700,兄弟101、110等型号的普通平缝机改装成性能优越的电脑控制自动剪线平缝机,已经在杭州及其周边地区占有一定市场。
推进电控事业
据杞晓航介绍,公司改制后保留了原来事业部的研发团队,还在周边高校招聘专业人才,另外还增加了生产线上工人的数量以应付忙碌的生产。
本刊记者见到杞晓航时,他正在接待刚从北方某地过来的客户。虽然不久前还十分火爆的国内缝制设备市场行情已经有所转淡,但励磁还处于忙碌状态。今年3月初,本刊调查电控产业生产状况时,杭州励磁月均生产电控系统约为6000套。到5月初,杭州励磁依然维持日产200套电控系统的满负荷运作状态。
尽管如此,目前杭州励磁的产能还显不足。原因在于从科研所转入制造的杭州励磁生产线并不多,其部分环节的生产仍需要外发,比如电路板的焊接是通过专门的电子生产企业加工完成,公司目前的生产线主要完成产品的装配和测试。另一方面作为核心元器件的DSP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仍缺货,又不能轻易用价格便宜、性能弱的单片微控制器,难以承接很多订单。,
在扩大生产规模之前,杭州励磁的主要精力是稳定和提升现有产品品质,围绕用户需求开发更多更好的产品。进入工业缝纫机领域之初,杭州励磁就以厚料型工业缝纫机起步,在这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除了在厚料缝纫机电控系统方面做出优势之外,杭州励磁已经在特种工业缝纫机上取得突破。此次杞晓航接待的北方来客就是来考察励磁新开发的“781直驱高速平头锁眼机伺服控制系统”。这套系统目前已经实现量产并且投放市场,它使用直驱电机改变了以往用皮带作为介质的传动方式,简化了传统锁眼机复杂的机械传动结构。特种工业缝纫机机电一体化是一种趋势,这套系统的推出能使传统781机型实现质的飞跃。目前,杭州励磁推出的这款系统与整机企业机器配套,同时也可以用于旧机改造。对很多资金有限的用户来说,既经济又实惠。
年初生产火热时,行业突然冒出许多生产电脑平缝机电控系统的企业。可以预见,电控领域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杞晓航说,杭州励磁今后将根据企业状况灵活面向市场,有针对性地推动电控系统事业进步,逐步走向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