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停产8天 亚洲最大针织厂损失2亿

      8月8日到8月15日,浙江宁波市。在亚洲最大的针织企业宁波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2313,HK;以下简称申洲国际)厂区附近,不断可以见到三五成群的工人正在悠闲地逛街,而这样的情景即使在周末也难以见到。“街上尽是‘申洲人’”的反常景象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时间有关申洲“没订单”、“要倒闭”的传言开始在坊间迅速传播。

      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在宁波就此事进行实地采访时发现,传言与真实的情况相去甚远。9月7日,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於锡明透露,公司目前运行良好,并请员工和社会对此放心。

      记者发现,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节能减排运动的大背景下,宁波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正主动“自我加压”,一些并非高耗能的企业也进入了节能减排的名单,其中申洲国际也未能幸免。

      节能降耗形势严峻

      申洲国际拥有5万名员工,仅宁波一地就有4.2万人。8月8日到15日,企业经历的一次集体放假的“插曲”成为宁波节能减排的一个缩影。对此,於锡明近日有些无奈地谈道:停产8天,公司损失超过2亿元,这还不算员工的工资部分。“公司从1999年就开始搞污水处理,目前污水厂处理的水可直接进行再生产,处理成本仅1.5元/吨,而目前工业用水成本差不多6元/吨。我们在10年前就做了节能减排的工作,现在十一五还要减20%,对企业来说很难达到。我们认为目前的这个考核标准不够科学,我们的能耗比其他地方要低很多了,再减的潜力也没那么大了。”

      对此,宁波市经济委员会主任林克宇在9月8日同媒体的见面会上也谈道,目前的节能减排考核搞全国一刀切并无合理性,有些地方以前就是高耗能、高污染地区,他们减个20%没什么问题。而对于宁波这种早就开始进行节能减排的城市,还按照降低20%万元GDP能耗标准的话,是不够科学的。这样会造成地方投资环境变差,很多人不敢来投资了,“因为政府不供电啊。”他认为,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按照行业来划分,确定行业的平均GDP能耗,达不到标准就予以淘汰,这才是真正的节能减排。

      而对于当地能否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这个问题,林克宇认为尽管工厂停过生产线,能耗的确因此有所降低,但GDP同时也在降。“分子分母都在降,最后的结果还是很难说。”

      记者了解到,由于十一五以来新建了重化工产业,如80万吨乙烯项目等高耗能企业,这让宁波成为浙江省十一五节能减排压力最大的城市。如何“熬过”今年剩下的这3个多月,成为宁波市各方都要面临的“难题”。

      统计显示,“十一五”前4年,宁波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6.2%,完成总进度的80%;受一批临港重化项目投产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宁波GDP能耗同比上升0.8%,节能降耗形势严峻。

      纺企招人难成为普遍现象

      在宁波的采访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很多企业都在谈目前的招工难问题。

      专做女装、童装出口的宁波大丰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怡对记者表示,他们公司曾在今年4月份将员工工资普遍提高了20%,目前平均月工资水平达到2200元左右。“但即便如此还是很难招到人,因为现在许多80后、90后都不愿意做这些工作。”杨怡介绍,公司在江苏盐城建造的厂原本要招500人,现在只招到300人,部分厂房只好空在那里。

      而对于申洲国际来说,他们“亚洲第一针织企业”的现状也让他们不得不在招工方面下足功夫。於锡明对记者表示,他们公司在今年1月份时对基层员工普遍加薪25%。“我们在宁波4万多人,还没有发生过类似富士康的事件,因为我们除了加薪,还做了许多工作。”

[1] [2] 
  • 相关阅读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