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玛米玛卡”的缝制天地
童装市场在国内服装行业中的比重一直较小,但随着第四次生育高峰的到来,这一市场正在迅速崛起,一些有影响力的主导品牌也随之逐渐浮出水面。近年来,福建宝德集团旗下的“玛米玛卡 ”(MOMOCO)发展势如破竹,给童装产业带来一股别样活力。4月下旬,本刊记者随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科技委部分成员一行参观并访问了这家已连续两届获得“中国十大儿童服装品牌”荣誉称号的企业。
从代工到创牌
1992年,宝德集团创始人林向阳毅然放弃事业单位安逸的工作,投身创业大潮。成立之初,企业仅有几十名员工,生产车间不到两百平方米,订单也较为零散。凭着闽南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如今的宝德已成为涉及服装制造、教育、房地产、旅游服务等产业的集团型企业,拥有员工3000多名,总资产达4亿元人民币。
林向阳认为服装制造业只有实现市场扩张和产能提升,才能壮大企业规模。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引进了近二十条婴童服装专业生产流水线,形成了针织分厂、梭织分厂、电脑绣花分厂、自动印花分厂等多个事业分部,年生产能力达1500万件(套)。目前,宝德服装产业的年销售额达2亿多元人民币,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主要客户有C﹠A、H﹠M、LINDEX、LITTLE ME、OTTO、NKD、N﹠N等,成为福建省童装行业中最具活力的企业之一。
宝德制造享誉童装业多年后,开始实现从代工到自主品牌的深度蜕变。2000年年初,林向阳注册了“玛米玛卡”童装品牌。依靠独到的设计意念及精良的制造品质,“玛米玛卡”迅速得到市场认可,在国内的销售稳步推进,目前的销售网点已达三百多家。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玛米玛卡”品牌先后获得“中国名优产品”、“质量信得过产品”、“福建省名牌”、“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消费者最喜爱品牌”、“厦门国际马拉松唯一指定童装品牌”等多项殊荣。
高标准下的制造准则
2009年8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和《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三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近年来,我国出口至欧美市场的儿童服装频频被召回,原因多为存在窒息危险、化学危险、致伤危险、使用违禁染料等。这迫使童装生产企业不得不加快技术进步,加大研发投入,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在如此高标准下,企业对于承担制造重任的缝制设备又有什么要求呢?
据宝德集团厂长卢志涛介绍,公司在成立之初应国外客户要求全部采用重机、兄弟品牌的缝纫机,2005年工厂扩建后开始与国内缝制设备企业接触,最终选择了“富山”品牌,目前工厂约有1000多台“富山”缝纫机。卢志涛认为,近年来国内缝制设备企业发展很快,无论产品质量、品种以及其它功能、性能,完全可以胜任“玛米玛卡”的高标准生产。
在宝德2004年采购的一批机器中,多为重机9000型微油电脑平缝机,之后相继采购的也都为微油电脑平缝机。卢志涛称,童装生产可以接受微油,因为一般梭织服装缝制后都需水洗才能出厂,而无油型电脑平缝机单价要贵几千块,不合算。据了解,该公司目前使用的电脑平缝机都为平刀型。据宝德集团设备主管杨文洪介绍,缝纫工偏爱平刀型缝纫机,比较稳定,切线速度也快。
在生产现场,记者看到大部分半成品或成品在进入下一道工序前都需经过工人的手工剪线环节。同行的一位科技委成员提出疑问“电脑平缝机具备自动剪线功能,为何仍需手工剪线头”。卢志涛回答道:“童装标准中对线头有严格标准,不能超过0.5厘米,而且不允许包在衣服里面。目前绝大部分电脑平缝机做不到此要求,只是节省了剪线的时间,另外很多死角的线渣也需清理,所以必须增加手工剪线头的环节。”据卢志涛介绍,童装对安全性能格外重视,尤其是针织类服装,为了追求较好的款式,常会采用束带、绳索、珠片及印花等装饰性配件或工艺,企业需从供应商、生产、后整理等各个环节层层严格把控,且需通过多项资质认证,因此童装的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在对比使用了国内外品牌缝制设备后,卢志涛认为,目前国产品牌设备基本克服了之前漏油的弊病,外观设计也大有改进,但在品质细节及稳定性方面,仍需向国外品牌看齐。他以噪声为例指出,国产品牌缝制设备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大,让操作者感觉不舒服,这几乎是国产品牌设备的一个通病。
在宝德工厂内,有台“富山”自动裤襻机受到“单间”的高规格待遇。卢志涛对这台设备十分满意。据其介绍,此台设备购进价格约为8万元,在引进前员工需先将裤带环切断、弯曲折叠,然后再套结,现在一次就可完成,工作效率极高,一台机器可顶十个人的工作量,一年便能收回投资成本。
重视保养 防患于未然
一位细心的参观者在现场观察到,宝德车间内重机9000系列微油电脑平缝机的油箱基本无空的现象,而在其它工厂忘记加油的情况普遍存在,致使旋梭极易损坏。据杨文洪介绍,机修工一般10~15天给该机器加一次油,定期保养,从不间断。
很多服装企业认为只要机器没有出现故障且运转正常,就没有必要对机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实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缝制设备作为现代服装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在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出现故障,若无备用机器,轻则某个生产环节脱节,重则整个生产线停工,造成的损失无可估量。卢志涛认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重于维修,他要求机修工平时注意观察异常,定期保养、检修,防患于未然,以免影响生产。
在卢志涛看来,目前宝德对缝制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还远不到位,很多时候还停留在擦拭机头的层面上,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保养,比如电控箱的日常保养,希望生产厂家或经销商能给予专业指导。针对杨文洪提出的“梭床、送布牙等容易磨损”问题,到访专家给出建议“旋梭的专用性很强,需要根据面料的厚、薄来调整或更换旋梭,这样既可以延长使用寿命,也能使线迹保持稳定”。
在宝德集团,公司对人员的管理十分人性化,充分尊重其人格的同时,一直为改善工作环境而努力。因为,只有让每位员工每天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享受到工作的乐趣,产品的质量问题和工作效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为了减轻员工工作量,同时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行,宝德集团准备增加一批吸风装置,省去员工每天清理碎屑的时间。针对童装裁片小、转弯转角较多所带来的效率较低等问题,到访专家建议,可以增加一些诸如模板、拉筒等辅助装置来缩短停顿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