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缝纫机品牌侵权
在被侵权的机器商标上加贴“小心轻放”,堂而皇之避过监管人的耳目,于是一批批印有国际著名品牌的缝制设备就这样流入到了市场,并以比正品便宜至少一半的价格冲击市场。而原本是国内某缝机企业品牌的商标,却赫然发现被人以其他行业产品的名字注册为同名商标,并在相关专业媒体上大肆叫卖。类似这样新的商标侵权手段,近来不断在行业内出现,让相关当事企业很“受伤”。而如何识破这些花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权,是摆在相关执法人员和当事企业面前的一道“高考题”。
花样一:恶意售卖他行业同名商标
L品牌这几年发展得不错,成功从三线品牌跨进了二线品牌。但没想到的是,过去不让人待见的L由于地位日渐提高而导致它也成为了被“侵权”的对象。只是这一次,被“侵”得有些“与众不同”。
L品牌发现,它的品牌名字突然出现在一家报纸的分栏广告中,但内容让L方大吃一惊。原来,在这个小广告里,广告方以较大的字体标注要出售L品牌使用权。与此同时,直接打电话前来询问L方的业内熟人络绎不绝,他们都对L方在业务蒸蒸日上之际突然要卖掉品牌而感到大惑不解,以为L方资金链上出了问题。这让L方异常气愤却又苦不堪言。
L品牌按照广告上提供的电话打过去想兴师问罪,没想到对方却振振有词地说他们虽然注册的名字相同,但行业类别完全不一样,根本不构成侵权。原来对方是以建材类注册的,他们故意选择在L品牌的行业媒体上打广告,就是想故意混淆视听,给大家造成误会,借助L品牌在业内的知名度而迅速把商标卖出去
L方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得不采取息事宁人的方法把大事化小,最大程度地减小负面影响。于是,L方只能跟对方进行谈判,想自己出钱把本属于自己的品牌给买回来。好在对方也并没有过于纠缠,最后L方花了20万元买回了这个牌子。
记者点评
吃一堑长一智,事后,L方去工商局把所有可能遗漏的领域全部进行了注册,尽管也花了一笔钱,但是,比起日后可能再遭遇侵权的麻烦和损失相比,这实在算不了什么。
花样二:猫腻的“小心轻放”
在缝纫机机身贴上“小心轻放”的标签,掩盖其机壳上标注的其他商标权利人的商标,以躲避工商部门的检查而长期获得非法利益。但让浙江台州的杨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费尽心思想出来的这一高明的“避法”招数终于有一天被识破,让他断了傍名牌的财路。
据知情人士透露,日前,杨某在浙江台州某村的工厂已被当地的工商部门所查处,其所涉嫌侵犯“PEGASUS”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一批缝纫机被全部没收。但由于他的侵权手法相当隐秘,使得当天的执法过程颇为曲折。
当日下午,当地工商部门对辖区内杨某所拥有的缝纫机制造企业进行例行检查,执法车刚要停下,却看到杨某飞奔进入后门的厂房内,执法人员遂尾随进入,但见厂门紧闭,敲了好久才有人开门出来,并表示最近缝纫机行业不景气,工厂已经停工数月。执法人员进入厂房进行检查,发现厂房内光线昏暗,生产线上摆放着十多台已经加工完成的缝纫机,却不见一个人影,但里面的气泵却不时发出嗤嗤的漏气声。依据经验,执法人员断定杨某说了谎话,遂进入厂房进行仔细排查,竟发现工厂角落里躲着10多个工人。但对其生产的缝纫机进行检查,却未发现任何侵权的问题。
执法人员继续对其缝纫机进行仔细检查,最后发现其机身上标签比一般的缝纫机多出两片,执法人员突然意识到“会不会是标签贴住了侵权的商标,以方便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躲避检查”,于是立即撕开一张“小心轻放”的标签,但见“PEGASUS”商标赫然显现出来,而该商标系日本“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所拥有,在缝纫机行业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据记者了解,杨某为躲避工商部门的检查,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包括在侵权商标的外面加贴其他提示性的标签,且在每次生产时,安排专人放风,一旦执法人员到来时,立即拉出一条大狼狗堵在门口,以拖延执法人员进厂检查的时间,而后通知员工停止生产、拉下电闸关闭所有设备,企图造成未开工的假象来蒙骗执法人员。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