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服装行业OEM模式自由品牌和价值的发展

          低碳经济、高人工成本、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追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的新型商业模式。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年代,我们作为服装生产、消费大国,应该有更多的发展思考和展望。

      一、OEM模式的变化

      从1994年开始,随着国家优厚的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中国的服装OEM加工企业随外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在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和国家优惠政策支撑下,中国每年出口到国外的服装占到30%,加上国内消费市场,中国每年可以生产出来占全世界60%的服装产品及其附属品。很多服装企业在经过了10年~20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由纯加工模式,转变为自主品牌兼自主生产模式(如:泉州晋江地区)。在这期间,经过两次金融危机及民工荒之后,一部分OEM服装企业,开始考虑向自主品牌转型;另一部分小型OEM服装企业则被迫倒闭、或主动退出服装行业。不管是10年前起步做品牌的OEM服装企业,还是现在准备做品牌的OEM服装企业,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OEM服装企业,已经向自主品牌转型。

      这种转型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如果大家是一种有理性的转型,则是好事儿,可以使中国的服装品牌更加具有世界竞争力;反之,如果大家都一轰而上,则是坏事儿,它会扰乱中国服装品牌的市场价值,使众企业的利益被摊薄。恶性竞争势必带来降价风潮,在一段时期内会有更多正在转型的服装企业倒下去。如果此时行业协会、国家相关机构能发挥一定引导作用,把企业凝聚到一起,不但可以减少企业的损失,还可以合理、有效地进行服装产业布局,把服装行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

      二、自由品牌的发展

      中国的服装品牌都是从自主生产发展而成的,远的有李宁,其前身发展于广东健力宝运动服装有限公司;近的有安踏,其前身是晋江一家作坊式鞋厂。李宁现在还保留唯一一家自主服装工厂(内部称总厂),也就是李宁先生创业的工厂;安踏则在发展其品牌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安踏在参照耐克、李宁发展的同时,也保持着自已的发展风格: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安踏、特步等通过强化自主工厂的发展,做到了其它品牌(耐克、阿迪等)难以做到的两点:产品的高性价比;市场供货的快速反映。

      中国有70%的服装体育品牌诞生在福建晋江,显然“晋江模式”成就了一批中国服装品牌,但在这些企业成名之后,摆在面前的是如何持续发展?于是众多来自珠三角的服装管理人才涌向福建沿海,说明这些靠自有工厂、靠广告成名的品牌,开始加强自身管理建设。

      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服装企业最早发展的地方,再加上毗邻香港,所以,珠三角地区的服装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比其它地区要高。并且产品也多样化、规模化,比如:虎门的服装、潮阳的内衣、盐步的内衣、中山的内裤等,都可以做到足不出城,就能完成产品的开发设计、材料采购、生产等全生命周期过程。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创造了珠三角地区服装制造业的辉煌,也同时为中国服装产业培养了一大批先进的管理人才和创业者。在珠三角的带动下,中国先后形成了: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华南服装产业区、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华东服装产业区、以山东半岛环渤海为中心的华北服装产业区、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服装产业区。这些服装产业区在建立自有工厂的同时,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主品牌。

     三、品牌价值的发展

      中国有点名气的服装品牌有近千个,但品牌价值普遍不高,与国外品牌相差十倍。这种差异一方面受国人“扭曲”的品牌观影响,认为老外的东西都是好的,孰不知很多服装商品却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别一方面,国外有很好的设计师,在款式、选材方面比较讲究,同时他们在品牌推广方面做的也比我们高明。但近五年来,中国的服装品牌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在国外召开产品发布会、走时装秀。无论在世人的日常消费中,还是在T型台上,服装被深深地印上了中国元素。

      运动服装品牌,除传统的广告宣传外,赞助更是推广品牌的首选。品牌推广的目的不同,选择的赞助对象也不同。比如:李宁赞助的西班牙国家篮球队,在众多世界级赛事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每当中国男篮遭遇西班牙男篮时,就会有网友自我解嘲的说:中国败给了西班牙,李宁却胜了耐克。可以说李宁赞助西班牙是非常成功的,使李宁的篮球系列产品更具有知名度。这个例子并不是说耐克选择中国队就错了,只是耐克与李宁的赞助目的不同罢了,耐克是为了普及中国市场,李宁是为了走向世界。

      提升品牌价值,不能光靠广告宣传,产品本身的技术和质量才是根本。ADIDAS每年2个多亿美元的技术投入,研发团队有1000多人,有了这种投入才使阿迪一直保持着运动鞋品牌的龙头老大地位。李宁和安踏也不甘势弱,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弓技术和芯技术。匹克、鸿星而克等体育品牌也紧随其后,推出了自己特色的新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产品技术的提升,一方面增加了市场竞争的筹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价值。与鞋子相比成衣本身没有太多的技术,但可以在面料、工艺上下功夫。成衣的技术,更多会体现在材料上面,比如:现在出现一种大豆纤维面料(又称人造羊绒),含有1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植物活性因子,防止皮肤干燥,手感润滑,透气保暖。过去一件国产纹胸顶多30~60个工序,而现在部分品牌的纹胸工序多达150个。随着面料选材及工艺的提高,原来一件100多元的成衣,现在可以卖到800多元。除去技术、采购、加工等成本投入,总体来说服装的价值有了质的飞跃。

      四、服装行业的发展展望

      在接下来的20年内,中国现在常见的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ce,原始设备生产商)、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ce,原始设计制造商)、OBM(Orignal Brand Manufactuce,原始品牌制造商),将逐步转变为OBM、ODM两种模式。同时也会出现更为专业的DSP(服装设计、开发企业或机构,如:工作室),专门为OBM和ODM提供第三方产品研发服务(如下图)。

     

    OBM和ODM提供第三方产品研发服务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的突飞猛进,促使零售业的空前发展,服装作为一种日用商品,必须决战终端。谁能掌握更多的终端客户,谁就是赢家。于是众品牌都在大力发展专卖店及渠道建设,李宁2010年专卖店计划达到8000多家;安踏2010年专卖店计划达到7000多家。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印度新冠确诊超600万,大量纺织订单转到中国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品牌们终于对「数字化」出重拳了?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