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温州“限电风潮”将致鞋企用工荒加剧

           温州人做鞋的历史,最早可以推到南宋。不过,他们现在害怕,这个产业今后在温州会成为历史。一个内外交困的时期,正降临在这个占到温州工业生产总值近四分之一的产业。来自当地鞋革行业协会的数据说,去年温州皮鞋的成本继续上涨了20%,而从今年8月份开始的“限电风潮”,又像一只大手在慢慢掐紧他们的喉咙。从今年八月份开始地的很多制鞋等企业无奈地进入一种奇怪的生产节奏:每开1天工,就必须停电两天至4天不等。

        9月1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纠正短期断电行为。但是,“断电风暴”仍在继续,而受“限电”大形势的影响,梦魇般困扰中国制造企业的“用工荒”似乎又卷土重来了。

        一个在瓯海区务工十余年的农民工讲述了工人遭受的限电影响。

        “初听到停10供5的消息,真的很震惊。”她说,“沿海务工环境并不那么好了,大部分工人都是计件。按照瓯海区停10供5的限电做法,相当于工人每月只工作10天,如果1个月只给他10天活干,按以前1800元/月来计算,那么限电后的工资可能就只有600元/月。而且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工人在没有班上的时候花钱是最厉害的,这600元哪够花20天的?”

        这位工人还表示,她所在的厂里上月还刚推掉一个10万美元的新订单。“这么下去,外来务工的只能提前回家。”她说。

        前述浙江哲伦服装的招聘负责人也同样提到了工人减收的问题,“本来温州就已陷入长期缺工的状态,像我们这么坐一天,招到四五个人就很不错了。限电后,大部分工人的加班收入肯定会受到影响,一般的1个月少上300~400元,多的会少800元。”

        “在外贸并未完全恢复的时候,再碰上加薪潮和汇率变化,这时候的限电给企业增加的压力随时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周德文指出,“那时候,大量务工人员的就业和外流又将成为问题”。

        “用工荒”是个危险的信号,它折射出用工紧张的企业最近突然多了起来。招工之难,如同普遍的苦难,导致的因素有:内地城市发展起来了,部分农民工返乡后成功创业或分流至其他地区,促使用工紧张;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他们更追求工作条件的优越和自我职业的发展。

        “用工荒”现象是市场的一种自我调整方式,它逼迫企业加快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在“限电”大背景下,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剩下的唯一一条路,就是通过技术改造降低耗电量,这成为温州鞋企寻得出路的一大“法宝”。

        “招工难”形势下,大力推进温州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是解决“用工荒”的长远和根本之道。民工荒现象究竟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一切还需观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种“用工荒”短时间内难以改观,而从更高层次上看,企业的最终出路,还在于转变生产方式,从低端的高污染高能耗生产方式转向高端制造。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