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国内鞋企借“东盟博览会”东风开拓商机

     以“自贸区和新机遇”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10月19日至24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据悉64万名各国客商参展参会,贸易成交额达81.71亿美元,国际合作项目签约投资额达350.62亿美元……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6年来,紧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正不断催化中国-东盟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鞋企挺进东盟

        目前,中国鞋都温州、中国西部鞋都璧山、中国女鞋生产基地惠东等皮革特色区域的企业都在酝酿进军东盟市场。企业家表示:“东盟市场由于地域上的接近性,运输成本更加低廉,服务频率也更快。特别是对东盟国家而言,我国的鞋包等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美誉度,物美价廉的优势使其更被消费者接受。现在有了自贸区的政策保障,我们做起生意更有底气了。”同时,也有企业家表示,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抢滩东盟市场也有助于规避贸易壁垒。

        然而,进军东盟市场并不是如看着般美好,目前我国鞋企在东盟新兴市场还面临着众多问题。

        行业内价格恶性竞争严重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1月份经深圳口岸对东盟出口鞋均价为每双1.1美元,而同期对美国出口每双均价4美元,整体出口均价为每双2.1美元。我国在东盟的鞋类市场,是靠低价产品拉动市场购买,而不是引导市场需求拉动产品销售。我国对东盟鞋类产品的出口,属于价格较低的品种,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低价竞销。

        自有知名品牌较少

        我国鞋类产品知名品牌较少,虽然已经有了中国品牌、驰名商标等,但这些中国品牌在国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很低,能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更是很少。出现欧盟反倾销和西班牙中国鞋城被烧事件,与我国鞋类企业缺乏品牌战略,以及由此导致的价格太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国鞋类自有品牌较少,但并不代表我国鞋类生产技术落后,世界知名品牌鞋的原产地基本上都是中国,是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做贴牌加工。例如,泉州市拥有各类制鞋企业3,000多家,年产各类运动鞋、旅游鞋4亿双,占世界产量近1/5,跻身全国三大制鞋基地。但许多企业只是纯粹卖产品,品牌附加值低,成为国外品牌的加工场,赚取微不足道的加工费。由此看出,我国虽然有很强的鞋类产品加工生产能力,但却没有市场认可的自有品牌。

        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

        制鞋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的高低在决定企业的竞争力中起主要作用,在成品鞋的成本中劳动力成本的比重仅次于原材料的成本。通过对沿海和内地多家制鞋企业调查发现,劳动力成本约占其生产经营总成本的1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成本低,使得我国鞋类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然而,2010年春节过后,“用工荒”矛盾率先在东部沿海地区爆发,并迅速蔓延到内地部分地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多为劳动力输入大省,如广东省,也是鞋类产品出口的大省。鞋企招工难,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成为制约鞋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行业协会服务力度不够

        我国鞋类产品出口到欧盟,要受到欧盟行业协会制定的各种标准的限制,如皮革的有害物质限量指标。在欧盟,存在代表会员利益的行业协会以及完善的行业标准,这样保护了行业协会内企业的利益。而在我国,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的微乎其微。我国鞋类产品出口,60%均是来自于私企,而私企的发言权在国内外均是有限的,这就更需要鞋企的行业协会通过对外对内交流,为鞋企谋得利益。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中国制鞋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先从自身出发,积极应对挑战。

[1] [2] 
  • 相关阅读
    1. 一家外贸鞋企的转型突围之路
      “匠心智造,全新升级”,中捷电脑罗拉车提高鞋企生产效率!!
      温岭鞋业研发中心落户福建晋江 9家龙头鞋企入驻其中
      “晋江鞋企” 的传奇一生 它是如何毁灭的呢?
      安新彻底关停1519家不合格制鞋企业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