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鞋等制造业品牌建设展开竞逐

    中国鞋等制造业品牌建设展开竞逐
    中国鞋网 www.cnxz.cn 更新日期:2010-11-22 浏览:1432   |     
        【中国鞋网-鞋业新闻】美国52席,欧洲41席,日本和韩国7席,中国0席——

        这是《商业周刊》最新出炉的“全球最有价值100品牌榜”席次统计。

        美国360美元,德国、韩国和日本46.46美元,中国6.54美元——

        这是研究人员对一部iPhone4手机实施的利润拆解。

     


        酸楚的数字发出警示:在围绕品牌展开的竞逐中,中国历史性地落后于美欧老牌发达国家,甚至也落后于一些亚洲近邻和新兴国家。国际产业分工的“微笑曲线”成了我们的“苦笑曲线”。

        品牌是什么?

        中国品牌离世界品牌还有多远?

        中国离一个真正的品牌强国还有多远?

        危局

        品牌,使人痴迷,叫人尴尬;品牌,逐鹿市场,生死存亡。在全球市场上,“中国制造”被埋在那些华丽、昂贵品牌的底层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场景——

        十月的北京,人们在瑟瑟秋风中排起长长的队伍,不为别的,只是为了一部iphone4。13个小时的辛苦等待后,26岁的赵晓峰如愿以偿。

        就在赵晓峰排队守候的同时,一张iphone4的预约券在上海香港广场被叫卖到了1000元;在纽约第五大道苹果旗舰店的首发日,第一位“幸运者”则是一名专程从德国汉堡飞来的男子。

        不可思议的的品牌魔力创造着不可思议的利润增长,苹果今年已经以2.5%的销量创下了全球手机产业40%的利润。但与此同时,为其代工的富士康却难掩窘困:继上半年亏损1.43亿美元后,第三季度再现业绩下滑。

        一条产业链,冰火两重天。这样的尴尬不只属于富士康。

        目前,全球三大男衬衫的40%产自中国,世界每10双运动鞋中有1双是“中国制造”,电脑整机95%以上的零件在中国加工,但这些产品的制造者很少不是在为国际巨头“打着零工”。“我们在得到一些漂亮数据的同时,国外的品牌企业则收获了丰厚的利润。”商务部研究院有关人士这样说。

        在全球市场上,“中国制造”被埋在那些华丽、昂贵品牌的底层。

        海尔人至今忘不了进军欧洲市场时让人辛酸的一幕。

        海尔高薪聘请意大利最有名的设计师,针对欧洲人的消费习惯设计一款时尚的三开门冰箱。市场调查第一轮,不标注任何产地和品牌的情况下,这台标价1299欧元的产品受到青睐,10个消费者有7人愿意购买;第二轮打上“haier”的品牌,但不标注产地,10人中有5人购买;第三轮,既标注“haier”品牌,也标注“中国制造”,结果10人中无一问津。

         一个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上疾驶的13亿人口的大国,正以非凡的表现日益引来关注和期许的目光。今年前10个月,中国实现出口12705.9亿美元,在数据上已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然而,在这1万多亿美元的出口中,外资企业占一半以上,有自主品牌的不足20%。非但如此,在精密仪器、高精度零件、新材料、新能源设备制造等一些高精尖领域,中国仍主要依赖进口。

        包括汽车在内,目前中国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缺乏自主品牌的“世界第一”,并不值得骄傲。

        10月20日,长春一汽大众。一场庆祝奥迪轿车中国销售100万辆的盛典正在隆重举行。但此时此刻,台下响起的并不全是欢呼声,在距离庆典现场500多米的厂区一隅,已停产数月的红旗轿车正悲壮地等待着自己的下一次“复出”。“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13年达到年产3万辆‘红旗’的目标。”一汽负责人信誓旦旦。

         100万:3万,数字对比说明了什么?

        22年前,一汽引进奥迪后,利用买断的奥迪100技术开发了CA7220“小红旗”,但此后,外方不愿在技术上持续输出,“小红旗”黯然退市;2006年,一汽把合作对象换成丰田,推出了红旗HQ3,不过,还是由于在技术上对外方的过度依赖,HQ3再次昙花一现。今天,偌大的中国车市已难觅红旗车的身影。

[1] [2] [3] 
  • 相关阅读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