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权力传承之惑:选亲还是择贤
任正非隐退之后,谁来掌控华为?作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厂商,已经66岁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企业内部有着无法取代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任总之后,华为能否续写传奇。”是华为员工私下谈论的话题之一。
不过,面临“接班人”问题的企业并非只是华为一家。据公开资料统计显示,未来5至10年,我国将有300万家民营企业面临接班换代的问题。中国民营企业在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后,第一代企业家经过多年的艰辛创业,已集体临近退出商业舞台,许多企业正进入一个新老交替的阶段,而如何将手中的接力棒交给下一代,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这些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能力和忠诚 两个坐标如何实现平衡?
重庆力帆集团的董事长尹明善曾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我知道,如果我把班交给家族成员,我们的企业就会慢慢死掉;而如果我急急忙忙地交给职业经理人,我们企业就会快快死掉。在慢慢死掉和快快死掉之间,我选择慢慢死掉。”
格兰仕、方太选择了子承父业,父亲把儿子扶上马再送一程。联想集团由于杨元庆的业绩突出,柳传志很早就把联想拆分,神州数码交给郭为,并逐步实现将联想集团向杨元庆过渡。虽然收购IBM后柳传志再次复出,但应该不会打乱原定的接班计划。海尔、TCL则一直举棋不定,至今未见接班人迹象。
应该说,任正非是中国企业家中非常有远见和勇气的人。他的许多内部讲话在社会上流传甚广,这些也成为众多的企业家和MBA学员重要的精读资料。鉴于任正非持股比例很低,仅为1.42%,选择一个既有能力、又绝对值得信任的接班人至关重要。
企业在选拔接班人的时候都面临两难,选亲还是择贤。前者解决忠诚与可靠的问题,关系企业的生存;后者解决能力与胜任的问题,关系企业的未来。接班人能力是一方面,但不可靠、不忠诚也不行,这像坐标系的两维度,能力和忠诚,要找到平衡点,形成组合才行。
权力传承 既是老难题也是新课题
选对企业接班人是权力传承的关键之笔,娃哈哈如此、国美如此、华为亦是如此,在经过数十年的创业周期之后,这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集体性问题。
选定的接班人要能成为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各因素的继承和执行者,同时要能忠于企业,继承发展,立足当前,开拓创新。此外,良好的个人品质,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经历,卓越的工作业绩,超人的工作能力是接班人的基本条件。
选人是培养接班人的前提。人才的选聘工作必须作为企业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来抓。企业必须坚持以公开透明,竞争择优为原则,坚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素质和技能为导向,做到不拘一格,这样才能广纳贤才,优中选优。
育人是培养接班人的保障。企业应区别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形成梯队,分类培养,这样可以减少成本,提高育人效率。从基础做起,建立逐级培养选用机制,是保证人才辈出的手段。
用人是培养接班人的关键。企业领导要善于用人,给你认定的继承人或你计划培养的接班人以工作场所和工作机会,给他或他们以实现自我,展示才干,体现价值的机会。赋予权力,委以责任,给以压力。
容人是培养接班人的条件。容人之长,展其所长,用其所长。容人之短,限其所短,避其所短。要容能力、才干超过自己的人,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样才能发现人才,才能为培养接班人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以美国福特公司为例,在接班人问题上,福特家族的人选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如果从家族无法选取接班人,才考虑从外部或职业经理人中选择。但为了保证家族的传承,即使选择了外部人士,在董事会的表决权上,福特公司依旧拥有高达49%的表决权,即股权的一种创新模式——金股。而这种权力传承,对于东方文化的企业而言,如日本、韩国和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家族企业则表现更甚。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