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将成国内鞋企生存之道
如今,制鞋原材料价格疯涨,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的影响,鞋企的利润正在逐步减少,不少企业因为这些“拦路虎”纷纷倒闭,而在在乔丹二厂整齐明亮的生产车间里,两条生产线上的工人井井有条地忙碌着,从制鞋前端的材料准备、冲裁到中间的车缝以及最后的鞋子成型包装,整条流水线作业一目了然。
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鞋业事业部副总经理吴承权:“从材料进仓,到成品鞋完成,所有的生产工艺都集中在这个车间完成,中间没有任何的交接和库存的环节//按照传统的生产工艺,做一双成品鞋//正常要两天的时间,现在优化布局以后,从前到后,一双成品鞋完成,大概4个小时就可以了。”
“精益生产并不需要投入新机器,只需重新规范生产流程。”曾在世界最大鞋类生产商——中国台湾宝成国际集团从事鞋类生产成本控制的黄志文介绍,以前裁断、针车、成型等环节都各设一个车间,鞋子从原材料到成品鞋要辗转数个车间,由于缺乏有效衔接,存在“等待浪费”、“搬运浪费”、“库存浪费”、“过量生产浪费”和“缺货浪费”等;而现在所有生产环节都集中在一个车间完成。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导入精益化生产模式,可使企业的产量提升30%—50%不等,而经过精算,1元钱的精益生产投入可以创造6.7元的价值。如此可观的成效,也让制鞋企业在原材料涨价,用工成本提高等压力面前,不惜花重金来重塑管理。
随着企业主意识的提高,对于企业精益管理,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已经走出了最初的懵懂状态,或多或少对于这一方面的内容都有所了解。晋企管理短板凸显
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晋企在各方面的管理越来越完善,但是,在给自己企业的管理方面打分的时候,受调查者依然表现得较为“低调”:调查数据显示,40%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企业在管理方面做得比较不错,40%的受调查者则认为自己企业在这一方面比较一般,与此同时,剩下的20%受调查者则认为自己的企业在这一方面有待提高。
富隆公司的规模在晋江业界也算是排得上号,但是对于公司的生产管理,董事长王文笔并不满意。在他看来,富隆公司在管理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晋江企业来说,无论是聘请相关人员,还是引进外部咨询公司,都是可以去尝试的路子。我们在这一方面有短板,就没有必要去遮遮掩掩。”
安踏精益管理闯新路
“这种方法好,每道工序的操作流程都用图片文字标明,工人一边看图一边操作,效率高又不容易出错。”“将公司年度预算经营目标分解到厂部、班组、直至每条生产线的每2小时生产目标,建立各级动态管理看板,既能及时有效反馈生产信息,又能确保每日生产目标的达成。”近百名企业家、管理人员“浩浩荡荡”地参观了安踏的“6Σ标准化生产线”安踏在精益管理方面的率先做法,让广大兄弟企业对于“精益管理”有了直观的认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同在晋江这片土地上发展的企业,我们的管理水平、生产效益和他们两家相差会如此之大。”参观完安踏之后,晋江某伞企老板连连感慨受到的“冲击”太大了。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制造业运营管理专家钮黔指出,精益变革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模仿,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背后所隐藏的逻辑,创造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精益管理模式。过程中,消除八大浪费、不断地改进流程、降低库存等都是实行“精益管理”的关键因素。
“精益变革最大的阻碍就在于高层不支持,中层又不配合,基层还抵制。但只要企业坚定信心,在发现问题后,愿意去逐一攻破,办法总是比问题多的。”钮黔表示。
引进精益制造模式不仅仅是鞋企控制成本增加利润的需要,也是今后整个行业的发展标准之一。从我们行业协会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在目前阿迪达斯、耐克等大企业已经实行的前提下,今后几乎所有国内国外的大型品牌鞋企,都将要求代工OEM企业必须具备精益管理模式等先进的管理方式。
引入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后,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产品不良率。而让不少企业主兴奋的另一点是,这种生产管理模式,也让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降低员工的流动率。大多数晋江制鞋企业的精益生产管理变革,主要体现在生产模式的改变上,而专家认为,在保证生产顺利变革的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强管理方面的变革,将精益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真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