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调查:棉价波动下的张槎针织业
今年3月开春的时候,不少服装出厂价普涨似乎给今年的服装行业开了个不好的头。服装批发商行以及相关企业纷纷表示,开春首月进货价格已连涨两次,这在行业内是从来未曾发生过的情况。但不少企业仍顶住压力没有提价,当时不少业内人士曾预感“今年生意比较难做”。
而这些企业的“预感”最终在秋季一语成谶,秋冬服装价格连番上涨不仅让企业压力倍增,不少市民也已及早嗅到这场风暴的猛烈,趁早在春节服装价格再涨一番前准备好御寒衣物。而真正让企业叫苦不迭的是,由于棉价上涨,棉纱奇缺,即使订单源源不断也不敢接,只能把到手的“肥肉”拱手相让。
这对于还处于转型阶段的广东佛山市张槎针织行业影响也可见一斑。虽然近日来棉价有所下跌,但在数月以来的涨价风暴阴影笼罩下,服装企业的彷徨情绪依然未见减弱。进入11月以来,不少织布企业已处于停工状态,几家大型企业也表示棉价上涨引致利润被压榨得所剩无几。
正在涨价风暴漩涡中心经历挣扎的同时,不少针织企业已意识到,多年来扼住企业“咽喉”的原材料环节亟需完善,他们不得不使尽法宝挣脱桎梏。
棉价“高烧”灼伤针织企业
被称为几十年一遇的棉价上涨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连锁反应,市场价格的变动让不少服装店主以及市民大感“吃不消”,在佛山花园购物广场经营服装生意的店主告诉笔者,“转季”以来,同一件大衣的进货价格已经连涨2次,店主不得不提价销售。
棉价上涨症候群发作也导致印染、服装、辅料制造等环节纷纷受到波及,棉花价格“高烧不退”灼伤不少相关企业。
上周四9时,佛山市光大服装有限公司大门口的保安正忙于检验出入工厂车辆的凭证。在这里,每隔5到10分钟就有一辆货车进出。但事实上,繁荣的景象背后也隐藏着企业主的隐忧。
“棉价上涨对利润的削减比金融海啸时候还要厉害。”该企业董事长谭明矿即使在商海中浮沉数十载也不免感慨,棉价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从改革开放以来,未曾出现过原材料涨得如此“离谱”的一年。
全国各地棉花减产,棉价上涨直接导致棉纱价格直线飙升,且涨幅之大一开始就让不少企业始料未及。“近几年的棉花价格维持在1万元/吨左右,而前段时间的棉价已暴涨了3倍。一吨棉纱以前只需要2.6万元,前段时间已涨至5万多元,几乎涨了一倍!”谭明矿表示,这已对他的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此外,张槎针织行业内不少小型企业负责加工环节,终端销售订单的减少直接导致这些中小型企业的停工或倒闭。在张槎经营织布厂长达13年的阿维告诉笔者,去年11月的生意比较畅旺,但今年同期根本没生意,整间厂8台机器基本处于停工状态。
“预计我们全年的收入将减少两成。”他表示,加工的利润十分低微,而且近年的利润已逐年减少,如果市场情况继续恶化,将有不少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
主动出击深化转型“保销售”
由于原材料价格暴涨,作为张槎针织行业“龙头老大”的佛山市光大服装有限公司也不得不向客户提出涨价要求,其产品普涨两到三成,这让不少客户“吃不消”而无法下单。而真正让服装企业蒙受损失的是,即使提早订购也可能买不到棉纱,给了钱订了棉纱后,棉纱厂不发货或者又再提价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直接导致该企业流失了近四成的订单,谭明矿对于这些订单的流失也显得无可奈何,“棉价难以预料,现在长单都基本不敢接了,只敢接短单。”而对于今年全年的销售总额,他也不太乐观,“我们每年的销售总额一般会增长两到三成,销售做得最好的一年甚至升了四成,而今年的销售总额只能与去年持平或者略有上升。”谭明矿说。
“以前就算守株待兔也能创造销售佳绩,但现在如果不主动出击只能‘坐吃山空’。”谭明矿表示,虽然他的企业利润空间有所削减,但该企业的总体销售额并没有大幅下降,这得益于早年的“忧患”意识,使光大服装提早做好了防范准备。
据他介绍,佛山市光大服装有限公司早在2006年已成立外贸开发部,定期组织人员到世界各地参展以及在网上推广进行形象推广和自我营销,此举除了稳固熟客资源外,还通过主动出击挖掘了一大批新客源。
而张槎部分针织企业也于去年联合制定了首个丝光棉针织T恤联盟标准,促使针织产业逐步形成高端的产品市场和区域品牌。与传统“守株待兔”型的经营模式相比,如今张槎针织行业内不少企业已深感“主动出击”深化转型的重要性。
企业期盼“抱团”作战
纵然近期棉花价格已有所下跌,但谭明矿以及不少企业主仍担忧明年的情况还会更糟糕:近期的棉花价格虽然有所稳定,但棉价捉摸不定让不少企业难以下决策。中国棉花研究所称,明年第一季度行业预期不甚明朗。
佛山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浩亮表示,虽然国内不少棉纺厂已在张槎建立销售处,但本地棉纺厂并不多,张槎90%的棉纱均从外地收购,这对原材料的供应造成很大的障碍。原材料价格的捉摸不定对针织企业的影响还未到达顶峰,预计对明年第一季度的影响更甚,不排除会再有一部分企业因此倒闭。
目前市场上不少企业囤积惜售,终端销售企业买不到棉纱,就算下了订金也无法取货的情况时有发生。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必胜直呼,“多年来被别人卡住脖子的日子很难过”。最近的日子里他都在思考企业的出路,他认为整个行业均应该“痛定思痛”,抱团作战。
“目前对张槎针织行业上下游供应链的整合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最为严峻的问题。”他认为如果从原材料的采购,到生产商以及最终的销售商等各个链条整合得好的话,此次的“涨价事件”不会对整个行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但张槎内各企业分散发展,某些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哄抬物价,甚至利用欺诈讹骗等手段获得利益,这些现象使整个行业形象以及利益均受到损害。
他呼吁行业内各个环节应商议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渡过这一难关。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