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人民币升值 中小鞋企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屋漏偏逢连夜雨,面对人工成本的剧增,人民币的升值,央行加息,原材涨价等不利因素的纷至沓来,中国的鞋业正经受着一波又一波的考验。在市场竞争的惊涛骇浪中,中小鞋企宛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时刻都有倾覆的危险。如何才能解救中小鞋企?中小鞋企的转型之路在何方?

        问路一:内销之路遥遥,咋走?

        近来,受欧美鞋市场订单复苏缓慢,以及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许多外销型鞋企纷纷调转船头,瞄准内销市场发起攻势。其中,尤以东莞鞋企的“转舵”潮甚为汹涌。

        东莞市诚封机械有限公司业务主任陈哲扬告诉记者,该企业10多年前随着台湾鞋企转移到东莞时,客户基本上是代工出口的外资鞋厂,而现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加上招不到工人,不少外销鞋厂加速往大陆和东南亚迁移,而且做内销的民营鞋业客户逐渐增多,现在这两个客户群基本各占一半。

        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裕伦也表示,据他了解,虽然上半年东莞的鞋产品出口有一个爆发性增长,但主要是因为欧美客户在前一段时间的存货卖得差不多了,要临时补充订单,很可能只是一种反弹而不是反转,东莞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还在不断下跌。

        “鞋市场正在发生变化,欧美市场已比较饱和,而国内和一些新兴市场正在快速增长,东盟市场在最近一两年就翻了一番。而中国内销市场空间也很大,欧美每年人均消费7~8双鞋,而中国只有2.8~2.9双,假如一年人均增加一双,就会增加13亿双多。虽然目前中小企业拓展内销渠道很难,但迈出这一步还是很重要的。”朱裕伦说。

        在外需继续疲软的当下,出口转内销被视为消化过剩产能的一剂良药。然而在过去外贸转内销的鞋企中,部分企业转型较成功,打开了国内市场,开辟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有部分外贸鞋企转内销时在国内市场上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个别企业甚至遇到资金、渠道等实际难题,陷入发展困境。

        对外销出口市场预期和前景判断不同,决定了鞋企对内销业务板块的不同定位,也直接决定了其对内销业务板块的资源配置力度与效率。很难想象,将内销业务定位于外销业务补充部分的东莞鞋企,会愿意源源不断地将庞大资源投入内销市场的建设。罗马城并非一日筑成。在众多外销转内销的鞋企中,不排除有投机心理者:“希望投入几百万在短时间内快速打造一个内销品牌”。这种投机想法会把鞋企内销之路引入歧途。

        因为长期以来对外销订单的依赖,以致鞋企在开辟内销之路方面缺乏破釜沉舟的果敢与勇气,瞻前顾后、摇摆不定。毕竟内销市场犹如一条航标未明的河道,暗潮汹涌、险象环生。或许,国际市场的一丝暖风,便会拨动鞋企对早已轻车熟路的外销业务的怀念之心;或许,一笔外贸大单,便可能将鞋企内销转型的决心打得粉碎。

        问路二:机器代替人工,可行?

        今年以来,制鞋机械市场已出现回暖态势,近期鞋机企业参展的效果也明显好于往年同期。制鞋行业与成品鞋相比,处于上游的鞋机和鞋材行业都率先出现了复苏。

        制鞋机械市场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鞋机企业纷纷以科技创新提升行业实力。机械业的应用领域与基础设施建设息息相关,未来将有很大的市场。目前,中国制鞋机械企业主要分布在温州、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其中,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地区的企业数量占90%,销售额也占90%以上。广东、福建、浙江三大鞋机生产基地的产品已出口欧洲、东南亚等。

        近期,泉州一些制造企业正在忙着更新设备,引进先进的机械,以消化有关汇率变动、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带来的压力。其中,福建欧美龙集团将花费巨资,购进近百台自动化和电脑化设备。

        福建欧美龙集团董事长陈忠实表示,投入巨资购置先进设备,使各种产品标准机器都可以自动控制,产品质量提升了一个档次。另外从长远来看,企业更新设备优化工艺流程,不仅可以减少人工成本,还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如能耗、管理成本等各项成本,而且只有通过提升技术水平,产品才具有市场竞争力。企业要想发展,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是必要的。据介绍,新购入的自动化设备将使个别制鞋环节更加简便,便于企业将熟练工人安置在需要熟练度高的制鞋环节上,提高效率。“目前,企业的一线员工平均工资约为2700元/月,使用新设备后,不仅工人的工资会得到提高,而且他们的工作环境也会得到改善,从而提升企业用工吸引力。”

        泉州市科技局副局长、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刘艺华认为,随着劳动力价格升高,利润减少,泉州企业模式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过去利用大量廉价劳动力,消耗大量低价原辅材料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显得举步维艰。走技术密集型道路,运用先进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方法成为泉企摆脱“廉价工厂”的好选择。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德国制鞋与制革设备重要市场。德士马公司总裁Mr.KlausFreese先生表示,中国是重要的制鞋市场,全世界超过60%的鞋在中国生产。德国机械感兴趣的不仅是中国的产品出口比例,而且还有中国国内市场。

[1] [2] 
  • 相关阅读
    1. 欧洲遭遇第二波疫情,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外贸单开始集中下达
      外贸:不是订单荒就是汇率差,还有恶意征关税
      从开放引领走向创新引领:‘十四五’上海发展理念转型思考
      工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顺风车,你搭上了吗?
      疫情引发服装消费和产业发展新变化,服装行业如何把握发展主动性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