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棉价跌了 “服装”价格又会怎样?

     入冬以来,受上游棉花价格暴涨的影响,四大纺织原料掀起了新一轮飙价狂潮。接着,服装市场“涨”声一片。“一旦原料涨价增加的成本难以转化,服装企业的利润空间就将被吞噬。”  

      近几个月来,纺织行业内再没有比棉价更牵动人心的了。棉花价格忽而大涨忽而大跌,涨亦忧来跌也忧! 

      进入9月,棉花期货、电子撮合、抛储棉和棉花现货价格大幅冲高,国内新棉籽棉收购价均超过了8元/公斤,有的甚至超过10元/公斤。 

      此后,一路狂涨的棉价在11月中旬突然变盘。11月11日至12日,棉花期货价格连续出现两个跌停板,并火速直线下滑。11月25日,郑州商品交易所(CZCE)棉花期货(1105主力合约)收盘价格为25270元/吨,与11月10日的最高价格33720元/吨相比,下跌了25.06%;11月26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棉)为26681吨,与11月11日31302元/吨的历史高位相比,已下跌4621元/吨,跌幅达14.76%。  

      明年春装:价格上浮锁定5%-10% 

      入冬以来,受上游棉花价格暴涨的影响,四大纺织原料掀起了新一轮飙价狂潮。接着,服装市场“涨”声一片。“一旦原料涨价增加的成本难以转化,服装企业的利润空间就将被吞噬。”业内人士认为,服装企业已经被逼到利润生存的极限。 

      然而,日前记者在第15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上采访时却发现,这里的服装市场并未遭受高棉价的侵袭。作为中国流行趋势的风向标和时尚发布地,虎门服装的价格没有“变脸”,市场销售依旧火爆。刚刚圆满落幕的服交会还爆出利好:参观及采购人数超过80万人次,意想交易额约46.3亿元。 

      不过,记者在虎门采访时也听到过这样的声音:明年春夏装上市时,可能会是另一番风景。有人预测,明年春夏装上市价格将会上浮5%-10%,到时虎门再也不会是“世外桃源”。 

      其实,随着棉花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扬,全国各地的许多服装品牌早已在十一期间调价,特别是羽绒服等冬装的价格更是水涨船高。虎门温纯服装公司总经理助理房伟告诉记者,目前虎门服装市场上出售的服装大都是棉花涨价之前进的原材料,所以市场价格还算平稳。棉价飙升后进的原料,大概会影响到明年的春装。房伟说:“在棉价走高的那段日子里,棉花一天一个价,有时一顿饭的功夫,就会损失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棉价的‘变幻莫测’实在有些离谱。” 

      据介绍,棉花作为棉纺类企业的主要原料,一般要占到成本的60%-70%。按行业平均12%的利润计算,棉价每涨1%,企业利润降幅就是0.53%。明年虎门春装上市时,价格浮动的空间有多大?5%还是10%?但记者更多的是听到虎门服装企业的“降低成本说”。一些企业表示,将努力从面料、设计、运营等环节采取各种方式降低服装生产销售成本。房伟告诉记者:“我们会争取扩大规模采购和创新营销渠道。‘温纯’将主打简约设计,通过减少款式的复杂程度,达到减少面料的使用。另外,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我们还将采取多渠道销售模式,除了实体店外,也将开始尝试网络,这样运营成本相对会减少很多。” 

      棉价期货:前十大买家不是纺企 

      棉花价格跌幅接近15%;棉花期货价格跌幅超过25%,面对近期棉花价格的戏剧性变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徐文英指出,这是前期市场过度炒作之后的修正回归。此前,高速飞涨的棉价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风险。这种上涨并不是由刚性需求拉动的,脱离了供求基本面,必然会回落。另外,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今年1月4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棉)为14879元/吨,11月11日达到31302元/吨的历史最高位,涨幅达到110.3%,与此同时,国际棉价也一路上扬。CotlookA指数一度达到172.4美分/磅的历史新高,国际棉价的涨幅超过了国内棉价。 

      受到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内宏观经济积极向好的支撑,中国棉纺织行业产销增速处于近几年来同期的高位。今年1-10月,国内累计纱产量2237.53万吨,同比增长15.50%。其中,棉纱累计产量1707.05万吨,同比增长14.20%。全年纱产量预计将达到2700万吨,按50%的用棉比例来算,需用棉1350万吨。而受天气因素影响,上年度国内棉花品质下降,产量不到700万吨,中间的缺口需用进口棉花来弥补。今年棉花进口配额为360万吨,由于配额发放偏晚,截至9月份累计进口棉花仅215万吨。全年棉花供应存在着300万-400万吨的缺口。而从全球范围来看,8月份,巴基斯坦洪水泛滥,棉花大量减产;另外,主要产棉国印度又在今年4月出台了限制棉花出口的相关措施。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价格和销量哪一个更加重要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