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市场内迁分流广州服装商业圈客源

      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反弹和国内纺织服装企业提升出口价格,今年各地纺织服装企业打了个翻身仗,是真正从后金融危机度过的一个“暖冬”。日前,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九洲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广东一些服装厂内迁趋势明显,并形成多个批发中心,而凭借服装批发闻名全国的广州流花商业圈,将受到这些新兴的服装市场夹击和客源分流的挑战。

      记者了解到,明后两年流花服装商圈正在酝酿一场大变革,广州市越秀区政府已把流花-矿泉服装市场确定为首批专业市场园区,今后将陆续出台政策和资金支持改造。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广东一些服装厂内迁趋势明显,并形成多个批发中心,而凭借服装批发闻名全国的广州流花商业圈,将受到这些新兴的服装市场夹击和客源分流的挑战。明后两年流花服装商圈将酝酿一场大变革。

      市场格局:流花遭受内外多面夹击

      从虎门女装、石狮男装、濮院毛衫,到沙溪休闲装、织里童装、普宁衬衣,中国服装产业是服装产地型市场形成和发展,走过了“生产寻找市场”到“产业支撑市场”阶段。尤其是近几年来,北京、杭州、武汉、郑州、沈阳等地的服装市场迅速崛起,对流花服装商圈市场份额的侵食越来越明显,这个年交易额在500多亿元、每天发往各地服装平均达50多吨,全国闻名服装集散地——流花服装商圈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红棉国际时装城总经理卜晓强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的服装外销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不少服装企业调转方向,瓜分内销市场的蛋糕;再加上今年以来,服装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服企生存压力已经很大。另一方面,广交会旧馆搬出流花地区后,商圈也在不断扩容,并带来的同质化恶性竞争。

      程九洲则认为,目前流花服装商圈的竞争压力更多来自外部。最近三五年,全国各地的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他指出,现在株州、常熟、杭州、福州、武汉、北京等的服装批发市场都已成长起来,动辄都是50万~60万平方米一个服装城,当地的一些采购商更愿意就近采购,对流花地区的客商分流不少。

      中国力量1:明年流花商圈将扩容近一倍

      正是这种压力和挑战,流花商圈也正在启动新一轮的扩张计划。先是东宝集团将广交会20号馆的东宝展览中心率先变脸,改定位为东宝国际妇婴用品服饰展贸城;此后美国AB集团旗下泰莱宣布斥资3000万元杀进流花商圈,将原友谊宾馆改造成为广州最专业的外贸服装交易平台。而2007年10月,壹马交通投资公司也投资10多亿元,在广州汽车站旁建起的10万平方米的壹马服装广场开业。此外,2008年9月,由安华集团投资运营的,由宾馆改建的广州美博服装城也几定位转型,今年初变身美博运动城。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