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10服企不务正业现象盘点

        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纺织服装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现金,主业增长的乏力让这些企业不得不找寻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如今多领域,灵活的投资方式都给服装企业提供了“不务正业”的最好环境。服装企业可以投资房地产,种菜,更可以充当游资炒作期货。

        服装企业“不务正业”投资房地产

        投资房地产,是很多大型服装企业的特权,例如雅戈尔、李宁。

        雅戈尔正在逐步将自己的主营业务转移,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服装制造。雅戈尔的业务范围包括服装制造、技术咨询、房地产开发、贸易、对外投资、项目投资、仓储运输、针纺织品、金属材料、化工产品及原料、建筑材料、机电、家电、电子器材、煤、焦炭的销售等等。其主营业务从服装发展到房地产,而现在又增加了股权投资。而雅戈尔最惹人注目的还是房地产投资。

        2010年,12月5日,雅戈尔太阳城二期泊朗峰公开,近300套房源基火爆售出,当天销售额近3亿元。至此,雅戈尔集团旗下的雅戈尔置业控股有限公司年度销售总额已突破百亿元大关,雅戈尔置业成功跻身中国房企“百亿俱乐部”。

        服装和地产成为企业发展的双重驱动器,雅戈尔俨然已是服装行业中成功的地产商、地产行业中最成功的服装制造商。

        另外一个不甘寂寞的服装公司是李宁。

        李宁通过新入股的子公司,意图挺进群雄扎堆的房地产行业。2010年4月,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快意节能(现名为"非凡中国")被李宁相中,成为了李宁公司(02331.HK)之外,李宁的另一个资本运作平台。通过以超低价格认购快意节能优先股和可转债的方式,李宁兄弟以约7亿港元获得了该公司超过80%的股权,并借"李宁"品牌的影响力,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入场,使得快意节能股价节节走高。尽管其转型地产之路在房地产调控和巨额资金压力下难言坦途,但李宁在这一次"跳转"中已经收获颇多。

        纺织服装企业投资地产有对于销售终端建设的考虑;但大部分还是参与了商业地产的开发,如住宅、公寓、写字楼等,这些都是他们利润的实际来源。

       外贸服装老板“不务正业”养螃蟹种菜

        2009年,外贸企业纷纷亏损倒下,2010年,赚钱了,但明天会是晴天么?2011年,服装企业选择多条腿走路。联成服饰的总经理夏红芳就开始转向了农业与养殖业。夏红芳做外贸10年了,一直为日本中高端品牌做加工,日子本来非常好过,固定客户,利润也不错。就算是最艰难的2009年,他们过得也不错。服装照样做,但在沿海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了,不是为了赚多少钱,想找个有发展空间的行业。

        这位服装老板先是养大闸蟹,最近又请来日本北海道农科院一位教授,进军有机农业。目前他们已经在宁波鄞州区邱隘镇拿了100亩地,开始做土地改良。到明年6月份,将会有600亩农田。每亩农田的基础改良成本是3万元,改良后明年春天就能播种,6月份第一批无公害有机蔬菜水果就能上市。

        中小服装企业“不务正业”炒作棉花与棉纱

        今年动荡的棉花价格让中小型服装企业找到了“不务正业”的另外一个方法,炒作棉花与棉纱。

        目前,服装商压力最大,原材料价格导致经营成本大幅上涨,一旦无法向客户涨价或积压货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服装一过季价格肯定往下跌。服装厂,尤其是订单多,收到订单早的服装厂反而赚得少甚至亏本。随着价格不断上涨,最近海外服装客户采购越来越少,订单至少缩减20%。但是,棉花、棉纱以及面料都可以囤积来炒高。

        有服装厂表示明年订单还没开始接,要看今年12月的棉价再作打算。有些服装企业因为亏损干脆停产。苏北一带小织布厂中,目前已经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企业“放假”,还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小厂干脆已经开始卖机器。

        一些订单不多的服装厂,之前抽出资金去炒楼、炒股,现在改为囤积棉和布,少量拿来生产,而大部分转手,几千万元资金在两三个月内就能赚到几百万,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畸形状态。于是在服装行业做服装的人开始变少,而投资的人增加了。倒卖棉纱、棉布比服装企业冒风险接订单更挣钱。服装圈的人开始动摇了,放弃生产的“正途”转而做起来稳赚不赔的倒爷。

        基于市场的变化与生存环境的改变,有些服装企业开展其他业务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长久的活下去;而有的服装企业确实为了谋求眼前的利益而舍本逐末。服装企业可以“不务正业”,这是企业的权利,但是找准一个适合的突破口才能寻到一片新的发展空间。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