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珠三角服装业调查:成本越来越高 有单不敢乱接

      12月10日,东莞,一条条写着招工的红色标语,在厂房外迎风飘扬。

      “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很多港商都已经转型,把业务外包出去或者把工厂往内陆迁移。”中华总商会珠三角委员会主席曾智雄介绍。

      海关最新统计显示,11月,中国进出口值28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6.2%,环比增长15.9%,刷新今年9月份创下的2730.9亿美元的纪录,其中出口1533.3亿美元,增长34.9%。

      出口形势报喜之下潜藏隐忧。11月份,中国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3.2%,比上月略升0.6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有11个行业高于50%,其中机电和服装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较高,达到60%以上,但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9个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在50%以下,说明中国制造业出口形势结构性差异较大,在国际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整体回升、稳步回升态势尚未形成,未来出口走势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从增值能力看,中国制造业增加价值率仅为美国和德国的1/2左右,日本的2/3左右。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更加屈指可数。

      “随着低成本的要素竞争力逐渐被削弱,对企业来讲,下一步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形成什么新的竞争优势?”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当中国不便宜的时候,中国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将会有所改变。

      “新三座大山”

      今年11月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价格上涨了59.4%,塑料上涨了25.8%,钢材上涨了11%,这传递到家电领域就意味着成本上涨4%-5%,而劳动力成本上涨30%依然面临劳工荒的问题。

      事实上,东莞制鞋企业老板们还把人工、原料和人民币升值称为“新三座大山”。“现在一些价格太低的单,我们都不接了。”一位东莞鞋企老板说。

      不仅是制鞋业,服装业也同样陷进了有单不敢接的怪圈中。

      “环球经济在逐步恢复中,虽然欧美日的经济不太好,但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还不错。”在张燕生看来,在目前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得更加努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慢慢实现转型升级。

      “一般来讲,企业的竞争力大概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属于要素驱动的竞争力,其次是规模驱动,最后才是创新驱动。”张燕生认为,目前出口企业正开始从低成本的要素竞争优势向规模的成套设备竞争优势过渡。

      但瑞士信贷数据显示,去年工资支出仅占中国电子行业企业收入的3.5%。“中国不会丧失竞争力,至少短期内不会。由于已经拥有非常先进的操作设备,中国仍将是关键的制造业中心,但中国出口商品在发达市场的份额可能不会进一步提升。”瑞士信贷表示。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业,内需潜力如何释放?
      马云“新制造”:先从3万亿元的服装业“开刀”
      疫情冲击全球纺织服装业:369家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暴减524…
      2020年中国服装业市场分析:行业经营效益持续下降 出口呈现…
      采购商远离中国 全球纺织服装业寻找新的方向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