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丽引来追随者 鞋企上市就能“跑得快”?
当下,饱受人民币升值,成本上涨等一系列因素煎熬的传统鞋企感受到了资金的捉襟见肘,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上市鞋企凭借IPO带来的充裕资金,用于管理创新、技术改造、品牌推广、业务扩张等,直接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这大大激发了鞋企新一轮的上市激情和热潮。而事实上,鞋企上市的目的不仅是融资还意味着企业将在更大的舞台上收获的更多。无论基于融资的目的,还是着眼于品牌效应,上市对于鞋企来说,似乎已经成为长远之计。
现状:鞋业大省的上市潮
温州鞋企
在全国赫赫有名的温州制鞋产业,鞋企上市的数量却少得可怜,而放大到整个温州民营经济,虽堪称全国民营经济的“排头兵”,温州民企的上市公司也屈指可数。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鞋企,奥康2009年生产了1700多万双鞋子,单个品牌销量做到了全国冠军。。“奥康鞋业每年的增速都在20%~30%,但是压力越来越大,以往想着民间资本充足,一门心思做产品,想过上市,2001年企业就已经完成了股改,不过想得很早,上得很晚。”想了十多年后,如今上市已经成为王振滔最迫切的想法之一。
在他看来,鞋业整合的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只有借助上市学会资本运作才能做大做强,才能继续在市场上生存。据奥康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奥康目前正在着手引进战略投资者,已有高盛、麦格理等20家左右的投行、证券公司到奥康咨询参股、上市等事宜,但具体的上市时间和地点还没有透露。
在奥康身后,康奈、红蜻蜓等几家温州大型鞋企也都在积极筹划上市。
2010年7月9日,在康奈集团三十周年“长青基业”发布会上,康奈集团财务总监郑莱莉透露,康奈集团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但未确定上市时间表。
2008年7月6日,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计划启动大会在温州江心海景酒店隆重举行。会上,红蜻蜓与4家中介机构正式签约,宣布上市计划全面启动。
据了解,眼下红蜻蜓A股上市的计划正在积极推进中,计划2010年向证监会上报上市申请材料。公司高层希望能在今年底完成上市,预计发行1亿股。据相关人士介绍,2010年1—9月,红蜻蜓销售额同比增长29%,利润同比增长30%,在温州鞋企中几乎是最快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来,红蜻蜓的上市已指日可待。
红蜻蜓董事长钱金波也曾表示,他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红蜻蜓的股东。在所有温州商人中,他给职业经理人的权限是最宽的,并因此被称作是最具“现代管理意识”的企业家。目前,红蜻蜓98%以上的经理人员都是外聘的专业人士。“红蜻蜓上市也是对经理人最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我们必须上市。”不过,“上市只是一个过程,一个手段,归根结底,我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基业长青。”
如果一切都如计划进行,红蜻蜓将有可能首先打破温州鞋业民营企业在国内主板上市的零记录。
福建鞋企
相较于温州,福建鞋企成为了最大赢家。众多鞋企在地方政府的鼓励、支持下,纷纷上市。安踏、特步、361°、匹克等第一方阵纷纷进入香港联交所,成功地在香港股市打造了一个泉州板块,鸿星尔克、野力、鄂莱特也纷纷选择新加坡市场。2010年以来,制鞋产业链上的第二方阵——鞋材行业也开始冲击资本市场,同样,也是选择境外上市,比如星泉鞋材进入马来西亚资本市场,清美鞋材选择到新加坡证交所挂牌。其中,美克鞋业也于2008年冲击A股未获通过,转投香港。知名鞋底供应商泰亚则成为福建制鞋产业登陆A股的第一家。按照目前的状况来说,福建的制鞋产业链步入了上下游集中上市的新阶段。
另外,继成为首个在台湾地区开设分店的大陆运动品牌仅5个月之后,特步国际进一步加快了扩张的步伐。2010年11月29日,特步发布公告称,已经向我国台湾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将发售2.5亿个单位的存托凭证(TDR),并希望在台湾地区上市。特步称,TDR的审批过程或需3个月时间。
特步表示,此次所筹资金将用于发展台湾市场业务、市场推广及销售,以及扩充厂房及设备。另一方面,发行TDR也有助吸引海外以及台湾地区本地的投资者,并能扩大及分散公司的股东基础。由于大股东套现减持1.08亿股,今年10月底特步国际股价曾大跌7.9%。
2008年6月3日,特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现为香港三大恒生综合指数系列的成份股之一。
观察:谁将是下一个百丽?
作为内地女鞋的第一品牌,百丽的上市可谓搅动了内地女鞋市场的格局。2007年5月14日,百丽国际招股结束,以上限6.20港元定价,冻结资金超过4337亿港元,突破牛气冲天的工商银行上市创下的4156亿港元之记录。此轮IPO,百丽国际募得资金86.6亿港元,上市当日市值500亿港元,超过市值386亿港元的国美电器,被香港媒体力捧为“内地零售市值王”。
“5月23日是个分水岭,它改变了中国鞋业的历史。”奥康总裁王振滔逢人便说。这一天百丽国际在港交所的上市,刺激了几乎所有国内鞋业企业的神经。中国的服装鞋帽,过去不过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而在这三年来,百丽国际在资本市场一直保持着不俗的业绩。2010年上半年,百丽集团实现销售收入约111.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9.8%,净利润的增长幅度超过了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今年上半年,百丽的门店总数超过1万家,比去年底增加了700多家。总体说来,百丽上半年的表现超过了管理层的预期。
资料显示,百丽集团旗下拥有百丽、天美意、真美诗、思加图等15个鞋类品牌,同时也是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最大的运动分销商。之后又以16亿元并购森达集团旗下资产,分析人士认为,以一线城市为主要市场,以主营女鞋为主的百丽收购以生产男鞋为主的森达,将对国内分散的鞋业竞争格局产生深刻影响。近几年,百丽已经把她的渠道下沉到二三级市场,并且也获得成功,现在并购了森达,弥补了百丽在男鞋方面的弱项,相信这种组合将会提高其在消费市场的覆盖率、增加整体收益和利润,以及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百丽的上市意味着鞋业市场从产业经济向资本经济转变,这极大刺激了其他国内鞋业品牌的扩张欲望,国内鞋企中如奥康、红蜻蜒、康奈等这些一线品牌均具备上市的条件,因为不论从品牌知名度、产品研发、产能、品质、渠道掌控、销售网络、终端形象、资金、人才储备以及盈利能力都比较强。
“红蜻蜓现在1700万双的年销售量,在行业内单一品牌销量第一,门店数量超过四千家,比百丽上市前还要多,想要上市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压力之下对资本市场的转身总让钱金波感到困惑,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对于资本的担忧始终溢于言表。“资本赚钱太快,品牌培育太苦。上市之后,我会不会被资本‘腐蚀’了,被各种投资机会吸引,距离我的品牌梦想越来越远?”
-
- 确定